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二十三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 (2 / 3)

,畢竟方城口那邊在猶豫數年之後,已經正式開建水庫了,這是一筆大花費。如今任何涉及到開支的地方,裴樞都盯得緊緊的。

「征伐契丹,若委於各路降軍,則何如?」邵樹德問道:「若可行,朕把平盧軍調回來,屆時平盧、橫野、佑國、萬勝黃頭四軍近七萬人為主力,輔以數萬蕃兵,頂多再帶上鐵騎、銀槍、定難、飛熊四軍之二。安東府或可出部分府兵策應一下。如此安排,可還妥帖?」

「陛下,如此固然穩妥。但臣覺得,第一次征伐契丹,最好還是以禁軍為主力。」陳誠說道:「無論是晉兵、燕兵還是蕃兵,其士氣都不會太高。萬一大敗,或助漲賊人士氣,後面再行征伐之時,就要難很多了。」

陳誠的意思是不要再想著消耗異己了。萬一大敗,契丹人的自信心會得到極大加強,以後的仗就沒那麼好打了。

「那如此多的兵馬,該如何罷遣?「邵樹德問道。

「陛下,這正是臣想說之事。」陳誠道:「若攻滅契丹,將渤海國廢藩置縣,大夏地域之廣闊,民情之複雜,將達到一個新的臺階。三十餘萬禁軍,真的不夠。」

邵樹德聞言起身,靜靜看著遠處正在忙活的宮城建設工地,良久不語。

「其實,又何止這些部隊需要料理?」他苦笑道:「就說這臨朔宮,還有數萬俘虜呢。」臨朔宮這邊,勤政、仁德二殿在持續不斷的戰爭俘虜支援之下,正以非常快的速度修建著。

最初的俘虜早已「畢業」。

五萬多人裡,勞累、意外致死者數千,鎮壓致死者萬餘,另有少許精壯勇猛且表現不錯的作為補充兵補入禁軍。剩下的三萬人,基本都遠徙郢、復二州了。

隨後又多了許多部落俘虜、義武軍俘虜,同時招募了很多以工代賑性質的幽州本地百姓。幹至今日,百姓基本都回家了,俘虜們還在忙活,勤政、仁德二殿工程過半,幾個亭臺樓閣、湖泊水池、園林之類的也有了相當規模。

這批人,同樣有數萬之眾!

「臣請添置禁軍步隊。」陳誠亦起身,道。

「在洛陽屯駐那麼多禁軍,有用嗎?」邵樹德問道:「用不了幾代人,盡皆敗壞矣,徒費糧餉罷了。」

「陛下不是早有對策了麼?」陳誠奇道。

他指的是聖人剛剛發下的一道旨意,令樞密院從宮城役徒中挑出兩三千名錶現良好的精壯之輩,補入鐵林軍——這支部隊現在的缺額,還是比較大的。

樞密院上下對此沒有意見。因為聖人最近與他們談論的一個主要話題就是前唐神策軍,深刻剖析這支部隊起家、巔峰以及衰敗的過程。

樞密院的官員們翻箱倒櫃,又從長安、洛陽抄錄檔案,仔細研究後,發現從神策軍不再吸收降兵及藩鎮精兵開始,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就慢慢下降,最終成了親黨膠固的混子部隊——聖人稱之為「近親繁殖體」。

這種近親繁殖體一開始還因為傳統、風氣或慣性的作用,維持著一定的戰鬥力。但時間長了,無一不會衰敗。

大夏有陝州、靈州、鄆州、渭州四座新兵訓練營,其中陝州院、靈州院的存在時間相當不短了。靈州院還好,陝州院這兩年湧入了不少禁軍子弟,這都是想著長久吃武夫這碗飯的人。

其實,夏朝這種新兵輸送體系,已經比神策軍好很多了。人家那是直接在禁軍子弟中招募,親黨膠固就是這麼來的。

大夏禁軍補充新兵,目前有四大來源::

其三、吸收藩鎮降兵、歸順部落精壯,這種次數不是很多,時間也不固定,且已經過了高峰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