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六十六章 鈍刀子割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鈍刀子割肉 (1 / 3)

乾寧三年(896),邵聖親督大軍進剿草原,在黑城子大破回鶻特勤啜羅勿,於諾真水大敗陰山韃靼于越阿布思,戰果輝煌。

俘獲的牛羊財貨除賞賜下去的外,其餘都養在各個牧場,有力支援了關北、河隴甚至關中部分地區的三茬輪作制農業改革。

部落丁口中的精壯被抽出,無論是黑城子西遷的韃靼「本韃」,還是阿布思家從西方東遷的白韃靼,多被編入奴部,有力充實了邵家的小金庫。

如今過去了八年時間,這些俘虜基本上都已經被調教得差不多了。

草原傳統如此。部落吞併嘛,無上可汗沒下令殺光高過車輪的男子就已經很仁慈了,大夥沒什麼可抱怨的。

你說你是韃靼人,但你真的確定你祖上不是什麼別的部落的?你們現在都是無尚可汗的直屬奴僕,需要跪在地上磕頭,親吻他的靴子,流著黃金血脈的無上可汗一高興,便會賜予你們土地,供養家人,甚至跟著他征戰,獲得更多的財富。

今日跟著阿布思來到長夏宮的,基本都是出身洪源宮、榆林宮、沃陽宮三部的骨幹,總共千餘人,由萬戶阿布思統率,來到長夏宮建立奴部,任務還是挺重的。

「不要叫我阿布思,吾名邵知禮。」長夏宮監邵知禮翻身下馬後,一臉肅容道。

李思義一聽腰彎得更低了,道:「我這便遣人殺羊,宮監稍待。」

其實,他是修宮闕制置使,邵知禮是宮監,兩人間並不存在誰大誰小的問題。但李思乂現在的心氣太低,惶惑不安,下意識就把自己擺在了很低的位置上。

另外,他曾經找人打聽過聖人有沒有收義子,得知至今只有陳州刺史邵倫一人。但得他賜名的人很多,比如武學生邵知賢、邵知學,他們都是前唐流放房州的官員後裔;比如從馬直軍校邵知言、邵知行、邵知為三人,分別是奚王去諸次子掃刺、仙遊宮監拓跋金之孫拓跋狸以及出身沙州索氏的勇士。

這些得賜名姓之輩,旁人甚至都認為他們是聖人義子,只不過沒公開收錄罷了——其實,李克用義子那麼多,但能入宗譜的寥寥無幾,大部分義子的地位和得聖人賜名的邵知賢等人又有何區別呢?甚至還不如。

李思義並不想得罪這些姓邵的人,更別說他們都是無上可汗的家奴了,真沒必要。

「牧場左近,可有契丹部落?」邵知禮四處望了望,問道。

「去年還有,後來自己嚇跑了。」李思乂說道:「阿保機倉皇而退,損失的又何止那麼點兵馬,這些山後牧場,原本怎麼侵佔的,現在都一一吐了出來。」

「大汗真乃數百年一遇的雄主。」邵知禮讚道:「草原之上,已無敵手。李克用之輩,早晚束手就擒。」

邵知禮是在諾真水被俘的陰山韃靼于越阿布思之子,生母是可敦阿史德氏。

陰山韃靼被人稱作「白韃靼」,以區別於西遷的黃種人三十姓韃靼。從邵知禮母族的姓氏就能看得出來,其實是突厥貴族,與沙陀三部關係匪淺,不然當初也不會收留李國昌、李克用父子了。

當然,陰山韃靼本身是一個大雜燴,由從西域東遷的部落,和從東北西遷的部落融合而成,可能還混入了不少回鶻、室韋、吐谷渾、昭武九姓甚至沙陀人,本身十分複雜。阿史德氏在突厥的尊貴地位,那都是老黃曆了,要不然你至於混到東遷避難麼?

邵知禮本身的武藝底子還是相當不錯的,也有一定的軍略,加入侍衛親軍後,與韃靼部落打過幾次,都是小規模邊境劫掠性質的戰鬥,還在去年參與鎮壓河西党項的叛亂,以弱冠之齡積功升至百戶。

按理來說,這次提拔他,撐死了也就千戶,確實也是如此,他手下也就千把人。但他的銜頭裡還多了個「權攝

萬戶之職」,這就十分唬人了。

邵知禮的生母阿史德氏目前只是洛陽宮中一掌燈宮人,此番也隨駕北巡至幽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