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章這個人,如果你深入瞭解他,就知道他是那種籠子關不住的鳥。
甫一抵達蓋牟州城,他就開始籌劃如何給契丹一個狠的。
是的,他手下就兩千多步卒、五百騎兵,但渾然不怕,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博取戰功。
昔年李績克蓋牟城,獲生口二萬、糧十萬石,以其地置蓋州。
王彥章神往之,覺得自己該做些什麼。
不過在此之前,他先得整頓好防務。
「城內舊有屋舍,無人居住著,儘可拆毀,所得石材,拿來修補城牆。」王彥章站在大街上,看著滿城的石屋,非常詫異,石頭質地的宅院,住著舒服嗎?
高句麗人也是神奇的。早在烏骨城的時候,就到處看到磚石質地的房屋,合著人家就喜歡用石頭建房啊,與漢地的木屋、磚瓦房差別甚大。
「鎮使,該遣軍聯絡遼陽了。」有幕僚提醒道。
「劉鄩在做什麼?」王彥章問道。
「臨行之前,趙王交代劉將軍進佔遼為止。」幕僚說道:「遼陽城中糧草應還足支兩月有餘,劉將軍此時應在加固城池,以為長久之計。」
現在已是八月,說不定下個月就降霜甚至下雪了。屆時牧草枯萎,不再生長,契丹人或可提前儲備些乾草,但也最多堅持到九月底、十月初就要撤退,不然就得吃土。
劉鄩攜帶的糧草或可堅持到十月初,聽聞沿途還繳獲了大量馬匹,亦可殺馬充飢,堅持到十月中下旬亦有可能。
今年,他們是能熬過去的,除非契丹不管不顧,堆人命消耗,不然遼陽就是大夏的初冬之後,安東府大可用馬車甚至雪橇運輸糧草,在遼陽囤積著,等到明年,如果契丹人再來,局面又大不一樣了。
「好,這便聯絡劉鄩。」王彥章滿口答應,隨即讓人牽來戰馬,拿來鐵槍。
「.....幕僚有些傻眼。
「為將者,豈可安坐於後,坐享其成?」王彥章說道:「放心,我不會硬來的。」
八月初五,王彥章不顧幕僚勸阻,親自帶著五百騎兵,出外玩耍了。
他帳下的騎卒,基本都是各路雜牌軍中的騎兵抽調出來後,統一加強過來的,組成了一個「騎兵旅」,統歸他這個都遊奕使管轄。
這些騎兵來源很雜,有汴人,有兗人,有鄆人,有齊人,還有徐州人。簡單來說,都是原朱忠、朱煊、朱瑾、王師範的部下,傳統的中原裝甲槍騎兵,一般是配屬步兵作戰,是從屬地位。
到了安東後,他們依然配屬步兵作戰,但馬匹卻多了不少。
這次出門,除原本的戰馬外,還有渤海人貢獻了部分馬匹,達到了一人三馬,可謂闊綽。
他們沒有傻到去找契丹大隊主力廝殺,而是在野外兜著圈子,四處尋找敵人的放牧之地。
數萬契丹大軍在遼陽,起碼得有數十萬牛羊馬駝在附近放牧,不然吃什麼?
先找他們的晦氣,調動敵人,再想辦法直衝遼陽城下。至不濟,看到契丹人被調動起來後,遼陽守軍也會覺察到,從而有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