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用了。
第二條是徵召淮海道州軍萬餘人,至青州、登州兩地集結,由淮海道都指揮使王郊統領,等候登船。
第三條是河南、淮海兩道徵集糧草物資,透過黃河、濟水、沂水輸往青州、登州。
第四條是給安東府的。
這個方向比較複雜,單靠「發育不全」的安東府肯定是不行的。他們現在就四個縣——好吧,其實是五個了,邵樹德剛剛收到訊息,安東府請置石汪縣。
這個縣在高句麗時代是石城,只不過安東府將其理所遷到了海邊的石人汪,那是一個小港口,交通相對方便。安東府剛剛出兵討平此地,得八百戶、三千六百餘口,是該府設立的第五縣,大致位於後世莊河市附近。
四萬多人口的安東府,沒有能力支撐大軍遠征,各方面條件都不容許。因此,從四月開始,他們就積極聯絡渤海國,打算與一起出兵,攻伐契丹。很顯然,一旦出兵,肯定是要蹭渤海人的糧草的,這是唯一的辦法。
安東府需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派出一些船工、水手,去遼西的河口地帶,花上幾天工夫,建造臨時用的小艙板,仔細探查當地的水文狀況。
一般而言,河口附近不會存在大量的礁石之類的水下障礙,但為了保險起見,最好還是好好查一查。這年頭的船隻操控性太差了,稍微一個大浪過來,就可能偏航出去,沒法準確入港,萬一觸礁沉沒,這不是開玩笑麼?
對風帆時代的船隻來說,進出港從來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比在大海上航行要求的操作精度高多了,因為他們的動力來源是捉摸不定的風,這要求船隻在進出港時能以最快速度調整帆析,捕捉風向,一根桅杆上的帆最好能分別調整,比如收起一半,掛著一半啥的,這對此時的傳統帆船來說很難做到。
「今晚就算了,明日一早便發往皇城,加緊督辦。」邵樹德朝解氏吩咐道。
「遵旨。」解氏應道。
邵樹德想了想,又寫了幾份。
鐵林、天雄、天德三軍,從河中、河陽、邢洺磁三個方向發起攻勢,給晉人施加壓力。不管成不成,至少姿態要擺足了,或許可以吸引晉人的部分注意力,給柔州行營方面減輕壓力。
撤回整補的武威、經略、義從三軍作為預備隊——龍驤軍鎮守魏博,突將軍一部鎮守棣州,一部南下至泗州。
各支禁軍,基本都派出去了。如今全國開了蜀中、河東、草原三個戰場,原本還想從關北道開始推行分稅制改革,給百姓減負呢,現在看來又得往後推了。
建極二年的夏天,看起來十分「火熱」,從各方面而言都是如此。
******
建極二年六月二十,旅順縣,晴。
一艘又一艘船隻慢透過狹窄的海灣入口,進入到了風平浪靜的錨泊地。
彷彿狼見了羊一般,十餘艘小艙板從碼頭邊湧出。他們奮力劃到大船邊,大聲嚷嚷。
「新下的果子,要不要?五文錢一籃。」
「蒸餅!蒸餅!」
「張隊頭,還要不要買鵝?鵝蛋也有。」
船板之上,面板黝黑、粗礪的商徒亂哄哄地大聲叫賣著。
甲板上的水手面無表情,隨口呵斥了幾句,讓他們退到遠處,然後小心翼翼地放下了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