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覺得可以。
」王彥章道:「但我覺得凡事不能寄託在敵人身上。」
「其實沒那麼可怕。」劉鄂說道:「咱們有騎兵伴隨,沒那麼被動。再者,有車廂陽隔,契丹步兵也不一定就能攻破我車陣。只要上下一心,敢戰死戰,許下厚賞,劉仁恭之輩真的就能得手嗎?我看未必。」
王彥章沉默很久,最後也想通了。仗終究還是要靠自己一點點打,沒交手之前,都是瞎猜,只能到時候再看了。
離開城牆根之後,王彥章又回了自己部隊的駐地。
他是都遊奕使,掌管騎兵。最初的人馬,大多是各路雜牌軍中抽調加強過來的。征戰年餘,部下中多了不少新面孔,基本都是本地招募計程車兵,以韓羈人、高句麗人為主,全軍總共兩千騎出頭。
王鐵槍的名聲,已經漸漸傳播到了安東府之外,因為他多次斃殺契丹酋豪,甚至還生擒過數人,威名赫赫。
遼西的契丹牧地之上,只要一聽和王鐵槍交手,牧民們都面有難色,實在是這個人太生猛了——把王彥章放在大軍統帥的位置上,那是對自己人不負責,如果讓他作為先鋒大將,則非常合適。
巡視完營地之後,他牽著馬兒到小河邊洗刷。
河兩岸有不少新來的魏博百姓在洗衣服。王彥章隨意掃視了一眼,頓時愣住了。
他把鐵槍扔給親兵,大踏步往前走。
他越走越快,到最後幾乎衝了起來,直到站在一人面前。
那人也發現了王彥章,立刻以袖掩面,抱頭而走。
王彥章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低聲道:「可是敬司馬?」
******
六月二十六日,又是二十多艘船隻依次入港。
因為第一批八百戶貝州移民已經休息得差不多了。安東行營下令,龍武軍使劉郭率三千人北上,護送這批魏人百姓及大量軍資北上。
他們特意繞了下路,經平海、東平二縣,於十天后抵達了積利縣。
八百戶移民,旅順分了一半,平海、東平二縣各兩百戶。新來的大約七百戶,旅順安排三百戶,平海、東平、積利、石汪各百戶。
抵達積利縣之後,劉鄂領取了部分物資,然後一路北進,至高句麗故建安城方止。
這片區域,劉鄂去年來過一次,這是第二次來。
建安城在後世蓋州市東北青石嶺鎮高麗城村前的石城山山脊上。
高句麗時代,其地域範圍的西界便是遼河,也就是說,後世遼寧省的東部歸高句麗管。
這片區域的西部是遼河沖積平原,雨量豐沛,日照時間長,利於農耕,高句麗時代便得到了很好的開發。東部則是長白山系,山高林密,地形陡峭,多高山峽谷,缺乏連續的平原,不是不可以農耕,但真的不如西邊的遼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