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卞整治完乾州後,又到耀州去幹髒活。聽聞搞得“天怒人怨”,本月初一口氣流放了數百戶人至隴右洮州。
這次,他又在耀州諸縣招募無地或少地農民至唐州,邵樹德給他的指標是一萬戶。
此外,襄州已經有谷城、鄧城兩顆釘子,邵樹德準備再往南漳、義清二縣移民七千戶。
隨州棗陽是前幾年的移民目的地,現在安穩下來了,他準備再往唐城縣移民三千戶。
移民來源,全部靠王卞了。
關中人多地少,打前隋時就有的老毛病了。府兵家裡居然才十幾畝地,讓楊堅目瞪口呆,不得不下令往關東地區移民,緩解人地矛盾。
楊堅是單純想給府兵發地,邵樹德移民的動機就很不純了,事實上還帶有削藩的隱藏因素。
針對八個附庸藩鎮,他制定了八套削藩方案。
因為每個藩鎮的人口經濟、民俗地理、土地氣候、外部環境、首領性格、軍士風氣等都不一樣,經驗不能套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此他針對每個藩鎮都制定了方案。
對陳許鎮,他確實有借題發揮的因素,試圖透過威勝軍在南邊的大勝,讓趙珝斷絕外聯楊行密的念頭,然後主力大軍壓迫,軟硬兼施,施展諸般手段,先啃一個陳州下來,削弱其實力。
對襄鎮,他採取的是切香腸的戰術。
因為趙匡凝兄弟一直覬覦江陵,就今年還在出兵攻打,鎮內財窮力竭,有些困難。邵樹德從幾年前就開始往谷城、鄧城安置移民,嚴格來說是越界的,但趙匡凝沒說什麼。
而既然預設了,那麼這一段香腸就切成功了,於是開始切下一段,往谷城、鄧城安插官員,趙匡凝又沒說什麼,因為這兩個縣提供了許多錢糧,都是他急需的。
前兩步香腸切成功了,邵樹德開始切第三步:在谷城、鄧城縣之外,再加兩個縣作為移民目的地,看看趙匡凝是什麼反應。
其實就是吃準了這廝的性格,以及他意圖給弟弟找個節度使位置的急迫需求,反覆試探底線罷了。邵樹德相信,甚至還可以與趙匡凝做利益交換——荊南節度使的位置還沒給出去呢,這朝廷還可以最後利用一把。
對忠武軍連壓帶嚇,對忠義軍切香腸,對唐鄧隨則是許以郡王爵位,食封五千戶,同時進一步穩固世子的地位作為利益交換。
為了削藩,面善心黑的邵樹德也是夠小心翼翼的,儘量不動刀兵,以免太難看。
說白了,這三個藩鎮算是相對好削的。河中、漢中、龍劍的操作難度就極大了,淮西、鄂嶽也不是很樂觀,至於還沒拿到手裡的河北、河東藩鎮,洗洗睡吧,不靠武力是不可能的。
打發學生們離開後,邵樹德又給了韋莊、陳宜燊兩個新任命。
“端己也是老人了,處理財稅錢糧這麼久,異日可任太府卿。”
“陳大郎兢兢業業,我看在眼裡,先替我把太僕寺籌備起來。”
太府寺,說白了就是大管家,管理小金庫。
比如,諸牧監送上來的牲畜歸他們管,送過來的肉也由他們接收。
還要訓練馭手,管理車馬出行。三品以上官員婚、葬,借車和馭手給他們用。
重要節日發福利,也由他們出手。
他們名下還有小牧場,因為諸牧監送過來的牛羊一時吃不完,得養起來。
總之就是一個雜七雜八的部門。
邵樹德為了便於自己理解,曾經給諸寺起了類似後世稱呼的名字。
在他看來,司農寺類似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