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個衙門,也太荒唐了吧?成天沒事幹,專門遊山玩水,就為了記錄下多少雨,河裡有多少水,水泊裡的水夠不夠用這些瑣事?
不過他不敢拒絕,武夫是有特權的,開國皇帝、馬上天子也有任性的權力。更荒唐的事情都有人做,比如割人肉一片一片玩,相比較而言夏王的這個要求已經很容易讓人接受了,只是他不太能理解。
邵樹德見封渭那個樣子,暗中哂笑。
新建一個洛陽城,我要帶動多少學科的建設?這還只是記錄谷水流域呢,以後擴充套件到洛水、伊水等河,你是不是更驚訝?
“還得備一些水車,大旱之年,河水不豐,需得畜力提水。如果你能讓人弄一個風力提水的水車就更好。”邵樹德補充道。
後世聯合省工業革命前就有工業風車,即以風為能源,驅動機器加工穀物、金屬及其他各類東西,提水當然也可以,雖然很不穩定就是了。
“洛陽人多了以後,百姓如何用水?”邵樹德又提了一個問題。
長安的用水,說起來一言難盡。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汙染嚴重,主要是人畜的排洩物汙染了地下水源,使得水井裡打出來的水質量很差。
很多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無力解決。有錢人開始飲用城外乾淨的泉水,於是催生了挑水工這個職業。
洛陽肯定也存在這類問題,或多或少罷了。
“或可打井?”封渭問道。
“不夠。”邵樹德說道:“長安水井裡的水是什麼樣,你又不是不知道。城外多挖幾個池吧,在上游挖,多多集水,然後透過渠道輸往各坊。我在甘州之時,李仁美建都城,都知道在城牆內建渠道,透過水車輸往各處。這些活水乾淨些,比水井裡的水強。乾旱之年,有池子調節,還能落點水喝。地方要選好,別亂來。”
興建水庫為城市供水,這在後世屬於基本操作。此時也有這個苗頭,比如給宮城供水的九洲池,但真的不普及,也沒這個意識。
封渭聞言諾諾點頭。
夏王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對百姓也是真的好。現在多費些工夫,幾十年後全洛陽百姓都會感激他。
“各坊汙水,不得隨意排,可透過暗渠、暗河輸往城外。”邵樹德又道:“街道兩側建槽,收集雨水,排入暗河,汙水亦排入暗河。供百姓飲用的是明河,離暗河遠一點。暗河淤塞後,定期派人鑽進去清淤,故要留好入口。”
“暗河之水也不能直接排入洛水。”邵樹德想了想後,道:“在城外尋一處荒地,挖個大池子,暗河水流入池子。可多備一些池子,入口設閘門,一個池子滿後就關閉閘門,靜置些時日,再將水透過出口的閘門排出,流入洛水。”
這個要求也是邵樹德臨時想起的,其實是英國工業革命時的做法。
城市汙水中有太多人類排洩物,直接排入河流之中,汙染水源,英國百姓怨聲載道。後來就有人想了個辦法,將這些汙水排入專門處理汙水的水庫,讓其充分沉澱之後再流出。而汙水水庫之中沉澱下來的東西也能用,他們定期派人下到庫底,將那些成分可疑的“汙泥”挖出,賣給農民肥田,一舉兩得。
邵樹德左一個要求右一個要求著實讓封渭有些懵。
不過他不傻,隱隱約約能明白其中的真意。他所疑惑的,只是有沒有必要這麼做罷了。但還是那句話,武夫的刀子太快了,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幹就是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