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 (2 / 4)

既然無法取勝,不如撤兵?

但這個命令無人敢下, 只有朱全忠才能決定該怎麼做。

“敬司馬,某聽聞夏賊在靈州廣推三圃制耕田法, 畝收兩斛有餘,中原諸州, 或可效仿之?”裴迪見大家都不說話,想活躍下氣氛, 便開口道。

敬翔好似猛然驚醒,聞言一笑,道:“樹德確實厲害,三圃制我亦有所耳聞。六十畝地,二十畝種麥,畝收二斛三鬥,二十畝種豆子, 畝收六鬥,冬日還種蕪菁,二十畝種草餵養牲畜。”

裴迪心算了一下,道:“如此, 兩年便能收116斛糧豆,蕪菁不好算,中原種的人很少,某竟然不知畝收多少,真是慚愧。汴州農地,兩年三熟,同樣六十畝,兩年收150斛糧豆。”

116斛看似比150斛少,但人家的蕪菁,產量也是不少的。或者不種蕪菁,改種個成熟快的雜糧,如綠豆,下雪前收穫,一畝也能收個幾鬥。真算起來,同樣六十畝地,靈夏農戶在糧豆方面的收成,可能也就比河南略少。

但人家還有二十畝種牧草的田,餵養了二十頭大牲畜,每年都產奶。牲畜宰殺後,還有肉、皮、角之類的收成。

裴迪是搞財稅的,對這些事情特別敏感,算了算後大是羨慕。

幸好樹德起步太差了!

夏綏銀宥只有十餘萬漢民,對比汴宋亳潁的戶口,十分之一都不到。樹德忙活這麼多年,也就為了彌補雙方起步時的差距。

但現在他的地盤大多了,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也好在這三圃制沒法什麼地方都推廣,渭北、華州、河中等人口稠密的大鎮,他就沒法這麼玩,不然還真是麻煩了。

“敬司馬,河南可能效仿?”裴迪追問道。

“難。”敬翔嘆了口氣,道:“宣武二十州,也就洛、汝、孟、懷四州可試試。其餘諸州,戶口不少,地皆有主,又乏牲畜,難以推廣。”

“可惜了。”裴迪砸了咂嘴,非常惋惜:“樹德光此一事,在古時便可稱聖了吧?對天下百姓,功德大焉。”

敬翔沉默不言,李振、韋肇都把目光轉向裴迪,齊齊瞪了他一眼。

“失言,失言!”裴迪哈哈一笑,尷尬掩飾道:“樹德品行太差,淫辱婦人。對天下百姓有恩德又何足道哉,品行不正,做再多亦是無用。”

對一些這些方正士人來說,個人品德方面的要求確實比較高。你哪怕立下滔天之功,於國於民有突出貢獻,但只要私德不行,特別是最嚴重的下三路的私德,那你這人就不行,功勞算個屁。而只要私德好,哪怕沒有任何建樹,百姓在你治下生活困難,那也是正人君子,被人稱頌。

說到底,他們和百姓不是一路人。他們就像是看客,百姓疾苦與我何干?我只看你這人品德好不好,值不值得交往,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

當然此時這種情況還不嚴重,若理學教條化以後,邵樹德這類人發跡就要更困難了。唯才是舉是不可能的,唯德是舉更靠譜,但這天下德才兼備的聖人畢竟鳳毛麟角,奈何。

敬翔不著痕跡地瞟了裴迪一眼,沒說什麼。

裴迪也是口不擇言,其實他和自己是一路人,對主公的私德並不怎麼在意,更在意的是施展胸中的抱負,將天下作為棋盤,實現自己的理想。

“咳咳……”韋肇清了清嗓子,插話道:“聽聞樹德淫辱嬪妃,可否將此事哄傳天下,讓有志之士看清他的真面目?”

“可也!”李振一拍桌案,笑道:“我早就想這麼做了。活董卓,禍國殃民之主,才智傑出之士聽聞,定恥為之效力。”

敬翔輕輕嘆了口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