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百餘年前的一些事情,淮西一帶牧養牲畜的風氣十分濃烈。牛羊馬騾數量眾多,一到冬日就會大量宰殺,已經成了種風俗。
“那我先去看看。”來人加快腳步,說道。
魯夫子笑了笑,隨即臉色一凝。他似乎聽到風中傳來了哭聲?
來人似乎也聽到了,轉過頭來,神色疑惑。
聲音越來越清晰,間或夾雜著喝罵聲與馬蹄聲。
“又有賊兵?”兩人心中同時泛起這個念頭。
“賊兵”這個詞對淮西百姓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可能都認識。平時是老百姓,哪天不高興了,就當了賊兵,興許幾天後又不高興了,再回來種地,也沒人會管。
遇到一些勇武過人或比較有號召力的,振臂一呼,說不定就聚集了幾千人,然後佔據州縣,當起官來了。
蔡賊、淮夷的偌大名聲,你當是白來的?
“有隨兵殺至,四處擄掠,劫奪民人。”一騎從南方馳來,路過村口時大呼道。
觀其裝束,應是軍中斥候,急著奔回州城報信。
至於為何在匆忙報信的途中還要通知他們這個村呢,原因也很簡單——
村中很快得到了訊息,十幾個少年郎湧了出來,牽著七八匹騾子,人人挎著長槍、獵弓,神情肅穆。
方才北去的斥候以更快的速度跑了回來,身後還追著四五騎。
“嗖!”一箭飛出,斥候胯下馬匹中箭,痛嘶一聲後,將他甩了下來。
追兵大喜,分出兩人一左一右包抄,又是連續數箭,將斥候射倒在地。
村中少年們大譁,紛紛拈弓搭箭,做將戰準備。
那幾人斬了斥候首級後,又從容打掃了下戰利品,隨後哈哈一笑,竟然直接走了。
而在他們身後的河谷地上,大群百姓哭天搶地,正被軍士驅趕著向南前行。
“果是賊人!”村中湧出了更多的人,皆手持弓、槍,不過卻不敢輕舉妄動。
淮西百姓好勇鬥狠,但並不傻。面對大群裝備精良的武夫,他們即便敢拼殺,也要看值不值得是不是?
不如再看看他們想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