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 (2 / 3)

這是實物賞賜,還有錢賜、糧賜!

大唐花在一個武夫身上的錢,可能是古時單個軍士的好多倍。

正所謂:“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夫興師不有財帛,何以結人之心哉!”

這就是大唐武夫的價值觀,你給夠錢,我來玩命。

當然以上是朝廷規定,各藩鎮依照自身情況,有的比這還多,有的少——但不能少太多,不然小心被砍死!

不過隨著經濟逐漸下行,到了五代末年,這個標準就下降太多了。到了北宋,收入較高的禁軍一年得到的各種糧食、財物,摺合成晚唐軍士的收入,大概只夠抵消他們的糧賜,綜合下來只有唐代藩鎮兵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一點。

140萬大頭兵,竟然從武夫變成了丘八。

王郊、白五郎二人吃完後,便出門閒逛。

聽周圍人閒聊,得知這個商隊竟然來自甘州,要到河東、河北去做買賣。

王、白二人都是會州會寧縣的,出來從軍這幾年,見識大漲,知道會州新泉軍往西便是涼州,涼州再往西就是甘州了,那是回鶻人的地盤。

怎麼?甘州回鶻以前不是喜歡劫掠商旅麼?現在改自己當商旅了?劫道的營生不做了?

圍在商徒身邊的人還挺多,但主要是軍士家人在買。商徒也知道他們有錢,一個勁地用蹩腳的官話吹噓帶來的商品。

王郊看著看著,突然起了一陣莫名的熟悉之感。

當年在會州鄉里,那個趙家商隊裡的商徒,也是這般搖唇鼓舌的。

也不知道爺孃在做什麼?弟妹還好麼?

阿爺年輕時落了一身傷,陰雨天是不是還會隱隱作痛?

商家還在賣力地吹噓,但王郊的思緒已經飄到了好像非常遙遠的當年。

那一年,年輕的他名動會州鄉里,走馬馳射,十中四五。

那一年,他們父子二人跟著新泉軍的孫隊頭去掏吐蕃人的哨鋪,初出茅廬的他被罵得老慘了。

竟然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啊!

“兵馬使有令,爾等兩日內回營,準備開拔!”遠處馳來一騎,用他那破鑼般的嗓子給大夥送來了“噩耗”。

白五郎破口大罵:“每次來都沒好事。”

王郊倒沒覺得什麼,拿命換錢,本來就是武夫的宿命,沒什麼好說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