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一號,各個街道的糧店會向市民發放糧票和油票、肉票等生活供應品票券,市民全部憑糧食供應證和副食品供應證等前來領取。
第一種領取方法,只領票,不買糧,改天來買也不是不可以。
第二種就是不領糧票,只領其他票證,然後由工作人員算出一家子糧油本兒上的供應指標,簽發各種購買品種,市民交錢拿牌子,直接到糧庫視窗領糧食,必須自帶裝糧食的器具,糧店可不會給他們準備這些東西。
百分之九十的市民選擇第二種。
月初的糧食供應比較充足,來晚了,誰知道糧店還有沒有供應?現在糧食那麼緊缺,去年就沒發夠糧食,以糧票代替。
領口糧,趕早不趕晚。
所以,人口較多的人家凡是沒上班的全部出動。
拿著各種裝糧器具,或者挑著扁擔、推著腳踏車和單輪車。
聽完劉老太的話,李星星仔細看看周圍,拍拍自己的額頭,“我和我娘都沒領過,壓根沒經驗!劉奶奶,謝謝您的提醒啊,我立刻回家拿糧袋子。”
劉老太忙把自己帶的竹籃子放在李星星所在的位置,當成她在排隊。
大家都這麼幹,沒人有異議。
李星星再次謝過劉老太,飛奔回家。
幸好離得不遠。
李星星到廚房翻出大大小小的幾個布袋子胡亂塞進籮筐,把籮筐掛到腳踏車後座,鎖上大門,自己一溜煙地騎到糧店門口,劉老太前面仍有七八個人在排隊。
而馬大娘,已經回到她原來的位置,剛好進店。
李星星氣喘吁吁地站到劉老太身後,沒注意別人眼裡放出的精光。
一個個,全盯著腳踏車。
跟下山的餓狼盯著一塊肉流口水
排在李星星身後的一個女青年沉不住氣,問道:“小李同志,你這輛腳踏車可真好看,又輕巧,在哪兒買的呀?咱們梧桐市裡沒有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