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孃,英娘是個好姑娘。”孫廣元笑呵呵,十分樂意,“孫叔,這親事,我答應了。”
孫婆子和孫老頭雖然不介意英娘被退親,但畢竟不知道沒見過英娘,不知道英娘是什麼樣的女子。
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呢,兒子就已經答應了。
另外,他們知道兒子不是那種亂來的人,婚姻大事更不是兒戲,兒子答應,必然是因為那姑娘不錯。
孫婆子也笑著說:“廣元,你認識那姑娘?”
孫廣元點頭,笑著說:“認識,有一次我巡街的時候,看到一老一小乞丐被人嫌棄,小乞丐餓得一直哭。英娘從屋裡拿了幾個饅頭給他們,一老一少吃了一頓飽飯。之後那小乞丐只要在外面討不到飯,就去英娘那邊乞討,英娘多多少少都給。
由此可見,英娘很爽朗。做生意,也和氣,落落大方,是個好姑娘。年紀大點也好,我年紀也不小。若是英娘不嫌棄我,那我就願意。”
孫大夫十分高興,“好,好!今天中午別走了,在我家吃飯,我把英娘父母和英娘都叫過來,咱們說說話。”
“這第一次上門,就見女方,沒帶禮物,是不是失禮?”孫婆子覺得太快了,於禮不合。
孫大夫哈哈大笑,“不瞞您說,我那小舅子早就觀察廣元了,覺得廣元做事沉穩,有耐心。跟我說說,我呢,跟孫老哥也是本姓本家,雖然離得遠了,但總歸是同族。老哥哥,老嫂子,英娘十八歲了,除了年紀大,相貌也好,身體很好。要是不能生孩子,你來砸我家的招牌。”
跟實在人說話,那就沒必要兜圈子。
本朝有規定,如果十八週歲女子還沒成親,那就立女戶,作為單獨的一戶繳納賦稅,以後要麼獨身一人,要麼就招贅。
想要招贅,基本招不到好人家的男子。
再者,小舅子還有兒子,如果把女兒弄在家裡招贅,以後家業怎麼分?
孫嫂子和孫老哥都是本分的人,他認識,而且也瞭解,以前本家那邊有人辦喜事還聊過天。
孫廣元當了衙役之後,不僅孫廣元買了東西也上門,孫嫂子和孫老哥也送了一些東西過來,讓他幫忙照應著一下。
畢竟孫廣元出來縣城,如果有個熟人在旁邊提點,也能少走一些彎路,少惹是非。
孫大夫的百草堂在縣城開了二十多年,對這一片非常瞭解,的確幫了趙志光,孫廣元很多。
孫大夫盛情邀請,孫婆子和孫老頭就答應了,但立即掏了銀子給孫廣元去買幾樣點心帶過來。
孫廣元去買了個幾種點心,而且還是縣城裡面最好的店鋪做得,味道非常好。
倉促留在孫家吃飯,送這樣的禮物,也不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