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回、月照黃昏青蓮子,風扶人間樹梢頭(結局)
青帝於封天台上斷緣自斬,天條得立;應願在正一三山招集世間修行各派斷緣了結,兩崑崙安定。緣法本身不可斷,此斷非彼斷,斷緣也是了緣。聽聞法舟菩薩斬歷世化身下界見證一世修行,梅振衣也下界一觀究竟,卻遇見了風君子,心有所感卻不可言述。
最瞭解梅振衣的莫過於知焰,聞言立即問道:“一緣已起,你欲斬金仙化身嗎?”仙家妙語聲聞別有含義——
發願歷化形天劫成就金仙,修為到此境界,上師已無法訣可直接傳授,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見證與感悟。斬歷世修行化身之道,說起來簡單,其實深奧玄妙,並不是通常理解的變換一個分身行走人間而已。
它有各種各樣的緣法,與金仙菩薩動念發願有關,到了這種修為心境還會動念發願,當然不是開玩笑的,也不能隨隨便便。
梅振衣雖已成就金仙千餘年,但在他的修行歷程中,卻缺乏這一方面的見證。對他修行影響最大的幾個人,傳法上師鍾離權從未斬化身入世,大天尊下界為隨先生卻無分別,而清風仙童更特殊,他幾乎就是一位在世仙家,本尊行走人世間極少到仙界。
梅振衣若有所思道:“卻有一人指點我良多,就是鬥戰勝尊者。”
知焰反問道:“你欲斬心猿,還是欲斬化身?”
這世上除了心猿悟空之外,如果還有人對斬心猿之法領悟更多,那就是梅振衣了。但斬心猿之法並非金仙斬化身之術,鬥戰勝尊者不是無量光,後來的韋曇也不是韋馱天菩薩,這完全是兩個人,是本尊法身應捨棄的外在躁動心念所化。
梅振衣卻無心猿之緣法可斬,幼年時的那一場大夢本就與他的靈臺見知一體,不是應捨棄的外在躁動心念,斬也斬不掉。
梅振衣答道:“所以我在思悟‘斷緣’二字,欲有所求證。”
知焰想了想,微皺眉頭緩緩開口道:“我無金仙成就,只測言,你欲斬心猿化身嗎?”
清風仙童當年在落歡橋頭,曾向少年梅振衣講解金仙、菩薩的歷世修行化身。這種化身並不相當於另一個自己,而是一個獨立的人。本尊法身與這個化身五官八觸一體,化身所見所聞,本尊法身都能見能聞。但本尊所見所聞所感,這個人間化身是不知道的。
人間化身玄妙,有很多種,甚至你能想到有多少種,就有多少種。看上去可能類似,但都有各自的獨特玄機。化身若有法力修為,要麼是從本尊法身中化出來的,要麼他自身修煉所得。假如人間化身被滅,也等於自損修行或這化身下界這一世見證的修行白費。
化身不是變換分身,由於本尊法身與人間化身五官八觸一體,相當於金仙或菩薩本人在人間行事。若發願斬化身下界尚未功德圓滿,沒有被斬滅也沒有斬盡收回,那麼本尊欲下界行事只能與化身一體。
到了這個時候,化身與本尊無差別了,本尊再下界也只能與化身合一。比如說梅振衣若斬化身下界修行見證,未收回之前,人間卻出現了搞不定的事情,必須本尊法身去辦,那麼就只能以此化身出現,在人間就是此化身。
一般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依緣法斬出的化身,不論成與不成,一世修行要麼斬盡要麼斬滅了。
但也有例外,比如落歡橋頭的那位關小妹,功德未圓滿被困在人間一千多年,觀自在菩薩卻要下界行事,那就只能以關小妹的身份,於是觀自在到人間就是關小妹,這一切都是拜呂祖所賜。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間還有一位賣水果的關小妹,落歡橋頭潑水之果。
修行從來不簡單,境界越高越不容易,就算金仙或菩薩本人,也不能完全預期人間化身會惹上什麼樣的意外因果,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梅振衣邊想邊答:“非心猿化身,而是斷緣化身,此乃我所證悟,此化身名叫梅溪。”
知焰笑了:“如此,倒是梅真人獨創之金仙化身。”
梅振衣:“所謂金仙化身,皆為獨創。”
知焰打趣道:“名為斷緣化身,莫不如稱續緣化身或了緣化身。”
梅振衣:“佛說斷緣者,即非斷緣,是名斷緣。佛說梅溪者,即非梅溪,是名梅溪。”
知焰愣了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是在解說這偈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