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座談會,石玉範一百個不想來。
反正他透過出售股份的方式,套現不少,玉瀟集團的死活,跟他關係不大。
原本的石玉範,隨著生意的紅火,自信心爆棚。
甩開膀子,準備大幹一場。
殊不知,隨著大環境的變化,他投資的幾個生意全部受挫,賠得一塌糊塗。
冷靜下來的石玉範,開始重新審視投資思路。
恰在此時,有人給他介紹了一位名叫喬治的神秘人物。
喬治的公開身份,是某外資企業代表,商會負責人。
與喬治幾番次接觸下來,石玉範越發覺得,喬治在分析當前經濟環境以及形勢方面,簡直就是天才。
喬治認為,民營企業,尤其資產雄厚的大企業,隨著比重增加,在所在國的地位和重視程度,相應獲得提高。
但是,關於民企的定義,喬治卻有獨到見解。
他指出,民企首先是弱勢的。
從涉獵領域足以看出,基本上屬於國家開放的行業。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開放,所有符合條件的資本都可以參與。
相應的,競爭對手就多。
為了在競爭中獲勝,企業就會讓出一部分利益。
說白了,就是少掙錢。
還有一點,喬治說得相當直白。
那就是投資風險。
民企的投資風險非常大,大到可以傷及根本,甚至一蹶不振,到了破產邊緣。
石玉範對此深有感觸。
前幾次的投資,讓他損失不少。
而這筆損失,他只能獨自承擔。
用句老話,花錢買教訓。
可這樣的教訓,成本實在太大。
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就這麼白白流失,他都有哭的想法了。
在談完民企遇到的不公平對待之後,喬治談到他們國家,在保護民企方面的優越性。
因為他們的民企,在國民經濟領域所在比重大,政府在這方面出臺的保護政策健全且細緻。
細緻到每一條每一款,凡是能夠想到的地方,全部包含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