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模型的建造,以一個叫做“虛擬建造”的d級源能天賦為主,基本作用,就是構建虛擬模型,任何樣式,任何種類,都可以完美的構建出來。而模型分析呢?必須親眼看到的,才能模擬出來……
說實話,都親眼看到了,還要你模擬毛線?
完全是多此一舉啊!
這一層面,被秒殺!
其他幾個層面,也大多數是這樣,比如,實體模型的構建——模型分析倒是有,但是在那位聞名全球的建築大師的筆記中,要達到這一層,需要達到傳說中的第四重境界!
第四重……
哪年去了?
c級源能天賦,“實體組建”,輕輕鬆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有虛擬或者光影模型,這個天賦的持有者,可以輕輕鬆鬆將真實的模型構建出來。
更別提生態環境的構建了,模型分析似乎也有這個能力。
但是讓召喚出來的實體模型,擁有這種生態環境?這似乎已經涉及到更高的,誰也沒有觸及到的領域。
而這點,一個c級源能天賦,生態模擬,就可以完成。
這個天賦,可以讓模型,如同活過來一樣。
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風味。
看著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分析,蘇浩一陣陣蛋碎,讓這位前輩這麼一說,他自己都有些替模型分析慚愧。
因為,建築的每一步,模型分析幾乎都有涉及,如同萬金油一樣,但是偏偏每一步,都弱的可憐。
術業有專攻。
這個包含所有領域的模型分析,卻在哪一個方面都無法出頭!
理論上,模型分析如果足夠強大,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從分析到完成的所有工作!秒殺同類所有能力,但是理論終究只是理論……單單第四重實體模型召喚這一層面,就是無數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領域!
“貌似確實有點苦逼。”
蘇浩汗顏。
只是,腦海心思一轉,蘇浩想道,看上面描述的流程,模型的建造也是流水線工作,只要負責單一的一個功能就可以了。
既然無法涉及全部領域,那就從單一領域入手應該也可以吧。別的不說,只是將別人分析完成的模型,進行虛擬模型構建,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吧?這麼多工作節點,總有一個適合模型分析,雖然可能慢一些,但是也不至於排到第16位吧!
繼續往下看去,書中的下一段話,回答了蘇浩的疑問。
如果僅僅只是因為這些原因,模型分析,因為其多面性,也不至於排位到最後一名。之所以將他位列第16名,還有一個真正讓人絕望的原因,那就是模型分析的消耗——非常之巨大!
根據同比計算,同樣的虛擬模型構建,模型分析的消耗,要比其他模型類源能天賦高出足足10倍以上!
10倍!
這意味著,要比別人付出10倍的努力,才能夠獲得比別人更低的彙報!
而且,由於本身天賦和潛力的因素,很多擁有模型分析的人,在源能力修煉到6點或者8點的時候,就難以繼續了,因為——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