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派人去路上迎葉戰了,讓他不用去大同,直接改道天津。”林兆龍回答道,“我們的三個步兵團基本滿員,和徐田彬的第五團正在路上,估計再有十天就能到達天津。騎兵團這次來了四個營2000人,安德里亞斯還留在榆林堡,正在編練最後一個營。最晚四月初,所有的人馬都能在天津彙集。”
“許參謀長。”周磊問道,“你估計滿清能在什麼時候動手?”
“最晚五月份。”許朗把一份情報遞給了林兆龍,“這是北京的總務二處剛剛接到的東北的情況,滿清正在集結兵力,按照他們調遣的速度,應該不遲於五月中旬破關。”
“北京這邊準備的怎麼樣?”林兆龍問道。
“朝廷下了旨意。”張海回答道,“周邊的省份都要調兵勤王,北京的兵力應該能在十萬左右,我們的快槍隊加神機營總共三萬。”
“北京的城防炮有多少?”林兆龍又問道。
“這件事我正要和你商量。”許朗說道,“北京的大炮不多,咱們的12磅炮和6磅炮更是一門也沒有。你看能不能從獨立一師勻出十幾門大炮加強一下北京的力量。”
林兆龍想了想:“這個有點難。獨立一師按編制應該有54門6磅炮,加上葉戰帶來的12磅炮,能有六七十門。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我們在出發之前給宣府鎮的楊國柱和大同的王樸各留了8門炮。如果再給北京分出一部分的話,獨立一師的火炮就不夠了。濤功如果從南浦過來,光他的四艘戰艦就會有40多門大炮。”
“是這樣啊。”許朗向張海問道,“你覺得呢。”
“我覺得沒什麼大問題,如果實在是分不出來就不用分了。北京城防還是很堅固的,皇太極這次來也不會帶什麼重炮,最多就是6磅炮,轟不塌北京城的。”
許朗又琢磨了一會:“北京周邊的百姓朝廷是怎麼處置的?”
“這個朝廷並沒有處置。”張海答道,“楊嗣昌已經帶著兵去了陝西,我前日去見過曹化淳,和他說起過這件事,但是曹化淳並沒有什麼反應。”
“這不行啊。”許朗搖了搖頭,“不安置好百姓這仗就不好打,咱們一定要吸取上次阻擊阿濟格的教訓。”
“可朝廷並沒有這意思。”林兆龍問道,“咱們能怎麼辦?”
“我再去見一次曹化淳。”許朗吩咐道,“張海,你也做好準備,集結一些快槍隊的人,分頭去勸說百姓撤離。”
“我盡力吧。”張海有些為難,“現在朝廷的旨意已經下來了,如果咱們隨意調動快槍隊恐怕會有麻煩。”
“我明白,盡力而為吧。”許朗又問道,“你通知寧嚴準備好那件事了嗎?”
“已經通知了,寧嚴知道該怎麼辦。”
林兆龍和周磊都不知道兩個人在說什麼:“你們說的是什麼事?”
許朗笑道:“現在還不能說,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