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日月小說> 第二百六十六章 總參謀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六章 總參謀部 (2 / 2)

因為這個歷史時期,日本發生了大規模迫害天主教徒的事情。

1543年,一艘載有葡萄牙商人的帆船因遭暴風雨襲擊,漂流到日本南端的種子島,第一次為日本人送來了西方資訊。時隔六年之後,也就是1549年,耶穌會士沙勿略來日本傳教,?正式揭開了日本人與天主教接觸的序幕。

而當時處於群雄割據對峙時代的大名們,急需戰略物資和財富,但是國內貿易因戰亂所擾已經無法正常進行,歷史上與明朝的傳統勘合貿易也因倭寇猖獗而被明朝所禁。由此,便使得“南蠻胡賈”(注:當時日本人援用中國的蠻夷觀念,將東南亞一帶視為南蠻之地,而以葡萄牙為首的西方人,多輾轉東南亞而來日本,因而被稱作南蠻人。)備受青睞。尤其是九州地區的大名們,歷來以外貿作為維持其經濟實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他們尤為注重“南蠻貿易”。?

當時統一日本大部的實力人物織田信長也對耶穌會士採取了寬容的態度,並於1569年向耶穌會士發放了在其所轄範圍內自由行動的許可證,使耶穌會士在京畿地方紮下了營寨,至1579年日本天主教信徒猛增至10萬人。

然而,好景不長,1609年德川幕府開通了與荷蘭進行貿易的渠道,而荷蘭系新教國家,不像耶穌會那樣以傳教為宗旨,即使不接受其宗教信仰,也同樣可以開展貿易。德川幕府終於覓到了理想的貿易物件了!再者,德川幕府於1612年宣佈以建立幕藩體制為“國是”,1615年先後頒佈了武家諸法度、禁中公家諸法度、寺院諸法度。這時正是推進政治、思想統治的德川“祖法”的確立時期。在這種背景下,耶穌會自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了。由此,終於導致了德川家康下令在全國範圍內驅逐所有傳教士、關閉各地教堂,並禁止日本人私下舉行天主教儀式。??

然而,嚴厲的宗教政策不僅未能熄滅異教野火,反而激起許多天主教徒的宗教狂熱,這種狂熱也感染了耶穌會士,許多耶穌會士冒死潛入日本去傳教。德川幕府為此掀起了新一輪的宗教迫害,如1619年京都發生的“大殉教事件”。1623年,德川家光繼任幕府將軍之後,對天主教徒的迫害更加嚴厲,幕府透過“五人組”制度揭發教徒,並對不肯棄教者施以駭人聽聞的酷刑,諸如:面部烙印、吊打燻烤、切斷手指、倒吊於糞坑,甚至裸身遊街等等。?

不久之後,對天主教徒的迫害成為幕府加強思想控制,鎮壓一切反抗者的重要策略,並最終發展成對日本近代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鎖國政策。1636年,德川幕府釋出“鎖國令”,禁止一切日本船隻前往海外,禁止所有日本人渡海出國,禁止所有在外國居住的日本人回國,所有的外國人和混血兒被驅逐。?

?1639年,耶穌會之外的葡萄牙人也被趕出日本,所有的葡萄牙船隻被禁止入境。至此,幕府最終完成禁教體制,斷絕了與天主教和葡萄牙人的一切交往。

“那麼你知道現在信仰天主的人在你的祖國東瀛正在遭受到什麼待遇嗎?”許朗問道。

“我的,知道。”橫路敬二痛苦的低下了腦袋。

“你覺得這樣對嗎?”許朗繼續問道。

“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咒可詛。主必要來!”

許朗愣了愣,他沒聽明白橫路敬二說的這句《聖經》上的話是什麼意思:“橫路君,咱們直截了當的說吧。榆林軍想去進攻東瀛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想去解救那裡的天主教徒,一個是想幫助豐臣國松恢復他在東瀛的地位。我們沒有別的意思,榆林灣對東瀛也沒有任何的興趣。”

“我的明白。”橫路敬二衝著許朗一點頭,“我的,聽從長官命令。”

和橫路敬二談完話已經是傍晚時分了,許朗又去情報部和辦公室轉了轉就下班回家了。

趙芷若已經出院了,正在家裡坐月子。許朗去看了看母子兩個,問了問孩子的情況便單獨和程依依一起坐在客廳裡吃晚飯。

“許朗,有什麼心事嗎?你怎麼一直沒說話?”程依依覺得許朗今天的表現有點奇怪,開口問道。

“沒什麼心事,還是日本和滿清的事。”許朗有些心不在焉的答道,“燾敏和燾功現在應該在朝鮮製造軍艦、編練水師,能想個什麼辦法再給他搗搗亂就好了。”

“你肯定他一定會在朝鮮嗎?”程依依又問道。

“嗯,他肯定在朝鮮。”許朗解釋道,“就算燾敏想不到去日本的話,他也不會放棄朝鮮這個資源。他肯定會直接去編練朝鮮軍隊,畢竟滿清自己的人太少了。”

“王兆星不是在登州嗎?”程依依建議道,“讓王兆星去給他搗搗亂不行嗎?”

“依依,你現在是銀行行長和稅務局長。”許朗問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燾敏和燾功的話,你會怎麼來發展滿清的經濟?”

“你什麼意思?”程依依沒聽明白,“我怎麼會知道他們兩個要做什麼?”

“我是這麼想的。”許朗說道,“燾敏和燾功一點也不傻,他們知道滿清是耗不過大明朝的。所以他們一定會把滿清和朝鮮合為一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和明朝對抗。而且,他們也一定知道,沒有經濟做後盾,這仗他們打不贏。”(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