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軍統帥,統御無雙,鶴翼之陣還不足,其左翼為魚鱗之陣,右翼為鋒矢之陣,三陣合一,難上加難,馬超自嘆不如!”
呂布奉先,非只是武藝無雙,其統御之才,亦無人能出其右!
再見場中,張遼已見呂布變陣,感嘆一句,黃巾於奉先手中,亦為精銳。不過張遼依然不失自信,他知道自己計程車卒,乃是精銳中的精銳,註定無人能擋。
管你何陣,不過恐有其表而已,何以抗我長蛇?!
兇狠的蛇,已然襲來,面對那獠牙,呂布絲毫不懼,目光不在襲來的蛇首,而落在了那脆弱的蛇身之上,一聲下令,再號全軍。
得呂布之令,三處陣勢,同為一體,後撤數十步,再而往左側相靠,如同雄鷹展翅,側身飛起,避過了襲來的毒蛇。
可張遼豈是尋常將領,此陣亦非常陣,蛇首無功,蛇尾再來。
方才左右飄忽的後陣兵卒,終於顯露出他們的速度與力量,比前鋒來得更兇,比先鋒來得更快。
這是蛇尾,也是另一個蛇首,一樣有它的獠牙。
呂布鷹眼凝視,盯著橫掃而來的粗壯蛇尾,一味地躲避,可不是他的性格,近幾月的演練,重要拿出點成果來。
鷹唳長傳,驚空遏雲。
翼隨聲動,迎擊蛇尾。
右翼鋒矢之陣,陣若其名,疾行奔襲若一流矢,又似鷹的勾爪,欲擒蛇尾。
兩處終於有了第一次正面的交鋒,棍棒間的碰撞,捲起來的沙塵,讓整個戰場,都變得撲朔雜亂。
黃巾很是拼命,這已經是他們第四次與這群人對陣了,前三次失敗的恥辱化作他們的力量與士氣,卯足了勁,一定要為自己,為將軍爭口氣!
這樣的黃巾,洛陽何處尋?
張遼見黃巾韌性十足,糾纏尾部軍而不放,他怎會放過如此大好時機,正如馬超說的那樣,長蛇之陣,若擊蛇尾,則首援而襲殺。
張遼即刻下令,再令前軍衝襲,配合尾軍,合二擊一,欲斬敵之一翼。
呂布也早有預料,蛇有首尾,鶴亦有兩翼,此鶴翼之陣,便是為了擒蛇而備!
遂命左翼魚鱗之陣,上前迎之。
魚鱗不比鋒矢,行軍較慢,然其韌性更足,此陣雖為攻陣,然弱點只在其後,陣首,攻防一體,足以稍微阻攔蛇首的衝擊。
張遼的將士非比常卒,往往以一敵二,進退自如,黃巾雖戰力不足,可憑藉著一鼓作氣,亦和對面打得有來有回,稍稍的弱勢,絲毫不影響呂布的策略,只需拖住稍許時刻,便足夠了。
兩側的纏鬥,讓蛇腹處的張遼本陣暴露在了鷹的眼睛之下,抑制首尾而猛攻中軍,此確為破陣之法,可張遼不懼,大家都以為首尾乃是張遼最強的兵陣,可張遼卻把最為精銳計程車卒,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中路猛攻?中央突破?鷹喙雖利,可是奉先,汝定想不到,吾之蛇腹,亦為蛇首!
場上陷入了混戰,不過怎麼看,都是張遼佔優,畢竟士卒本身的差距擺在了那裡,就算呂布三陣合一,用出這種高難度的強大陣勢,也無法打破這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