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還是那個劉協,獻帝還是那個獻帝,大臣還是那個大臣。
許久不見的劉協,衣著簡樸,頭髮微亂,抱著書卷,趴在案上,好奇地盯著這位漢臣看。
見到天子的蔡邕,深吸一氣,雙膝下跪,雙手著地,頓首至地,叩頭三聲,向君請罪,
“罪臣無能,陛下流離於世,洛陽毀於一旦,朝廷凌亂不堪,臣皆無所作為,無能為之,愧對先帝與陛下信任,請陛下賜臣以罪。”
“中郎大人無需自責,天下之大,朝廷眾臣,唯有左中郎將掛朕於心,朕心甚慰,卿無罪,快些起身吧,讓朕好好看看愛卿。”
蔡邕起抬頭,此為天子命,漢臣怎不從?
劉協看著蔡邕,擠出了這般評價,
“愛卿,你老了。”
蔡邕看著天子,他似乎也變了,似乎變得和以前不同,不再懦弱,不再拘謹,眼裡似乎透著智慧,眉宇間似有天下。
“是陛下長大了。”
這是他的期望,也是整個漢庭的希望。
聽了蔡邕的話,劉協很開心,他巴不得現在就長大成人,他的大漢還在等他去築造,歪著頭問張瑜,
“小瑜,朕真的長大了嗎?”
等你不問這句話的時候,你就真的長大了。
不過張瑜沒有說出來,他點點頭,表示了肯定,這些日子,在某些意義上,劉協在陳宮的教導下真的長大了不少。
滿足了劉協的期望,張瑜再而開口發言,開始了他的計劃,先是話天子生活,再而話洛陽重建,最後話天下之事,一開口,話一出,驚中郎。
蔡邕對自己的徒兒感到不可思議,這孩子,不止於琴,於學於政於論,皆有天姿,此時,他的想法倒是與陳宮吻合了,此子當為治世之臣,陛下有此摯友,扶助陛下,則大漢安矣!
屋子裡燭火閃爍,點綴著三個人的希望。
府邸門口,未有火光,只有月光,忙了約莫半個時辰,李樂才把該乾的事情全部做完,手腳比蔡邕家的下人還要麻利不少,一同做苦力的那些壯丁對李樂讚歎有加,說這家府上有這麼個能手,真是幸運。
他們真的把堂堂的黃巾大將當做了和自己一樣的下人了。
當最後一箱雜物搬進府中,這處便只剩下幾位壯丁,車馬停得穩當,行禮全都搬進了府邸中,門前的街道再一次變得空曠,與往日無差。
李樂不耐煩地叫喚了一聲,
“還有馬否?”
安靜的街道傳來了自己說話的迴音,回答了李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