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傳來柴火燒焦的聲音,混著戰馬的喘息還有不規則的腳步聲,若一曲絕響,在蔡邕的腦子裡徘徊。
如果現在可以撫琴,或許自己又能譜上一曲,這世上彷彿只有奏琴,才能讓他安心。
“先生,可否為小子奏一曲,許久未聞,瑜之耳,饞了。”
蔡邕依然沒有睜眼,不過他的心不再懼怕,他知道自己做了個正確的決定。
晚風吹起了他的白髮,在他的臉上勾出了一抹微笑,細細的皺紋似在雀躍。
清風同樣托起了他靈動的手,在琴絃之上歡快地舞蹈。
他很久沒有奏過如此輕快的曲子。
此狀,黃巾與奴僕不知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只能傻傻地站在原地,聽著些不是很懂的音。
李樂牽著馬,腳底碾著小土塊,假裝陶醉其中,其實他也不懂少主此意何為,一句話,放行或禁行不就完了麼,哪裡需要這麼麻煩。
張瑜聽著樂曲的高低,他從未聽過如此歡愉的曲調。
音樂可以反映人心,蔡邕此時,是如何激動,不言而喻。
張瑜的心裡對蔡邕算是有了底,僅聽到我的聲音,便如此激動,看來他還認得我這個學生,似乎還對我抱有期望,自己的計劃,看來能夠實現了。
受這琴聲感染,張瑜的心情同樣變得敞亮。
一曲終末,餘音不減。琴絃微顫,心兒微顫。
蔡邕總算睜開了眼睛,眼裡的血絲依舊,不過眼神早就變了。看見那個毛頭小子,雖然兩腮紅的過分,不過他還是洛陽裡的那個他。聲音,舉止,容貌,神韻,自己不會認錯人。
張瑜緩步上前,拱手,躬身,行了一禮,
“難得再聞先生之琴,瑜欣然而不知何語,請先生進城,去往府上好生休息,陛下亦在府上,待先生褪去舟車勞頓後,瑜再做叨擾,再見陛下。”
蔡邕撫撫鬍鬚,也不開口,只是點頭,不是他高傲,而是他怕一張嘴,自己會忍不住放聲大笑,他的心情,遠比張瑜想象中的還要興奮。。
見自家少主對那人行此大禮,那人還一臉清高樣,李樂心中甚是不爽,剛要上前好好教訓一下這個老琴師,卻被張瑜一把攔下。
李樂不解,不就彈了一曲麼,如何能讓少主行禮,欲問少主,到底為何。
不過少主二字才說其一,迎面飛過來一隻小鞋子,讓他猝不及防,還好他眼疾手快,收了嘴,出手抓下飛來的鞋子。
誰敢偷襲!
看著手中的鞋子,小的過分,李樂帶著懷疑的眼光看向張瑜,果然,小張瑜露出了白白的小腳。
這是為什麼,少主為什麼拿鞋子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