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進入洛陽的,也不止難民,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
比方說半月前,便有一隊精良步卒,想要進入洛陽,相持對峙下,才問得原來是呂布半年前派出的高順,聞呂布於洛陽,便領著兵馬,千里迢迢趕來,回見大哥。
又說幾日前,又來兩隊人馬,百餘騎兵,帶頭的兩人聽說是叫魏續郝萌,又是呂布自家兄弟,他們帶來計程車卒又為洛陽的軍隊充入了不少新鮮的血液。
張瑜隱隱覺得有些不妥,這樣子下去,呂布手下軍馬似要壓過黃巾,那他豈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怪不得自己總覺得呂布最近看著自己的眼神怪怪的,總覺得他是在盯著仇人看,自己又沒有搶走他的寶貝。
難道上次的事情他還記恨在心裡,不成,要再去找劉協談多一次才行。
可是劉協也不好找了,自從那日張瑜對構建大漢一番美好的描述後,漢獻帝小劉協竟然一改往日慵懶,纏著陳宮說要讀書習策,拜陳宮為先生,開始閉門學習,往往三兩天才能見到他一面。
張瑜便只能在府上過著窩囊的日子,日夜防著呂家那大小兩個魔頭,日夜期盼著自己也能有外來力量的協助。
廖化,你在哪裡?你的少主兼徒弟活的苦啊,快些帶來兵馬,幫我撐撐場面。
“少主,習武最忌分心,若是累了,不妨休息一下。”
這聲善意的提醒,把張瑜從幻想裡叫醒,扎著馬步的小張瑜,汗流不止。
“徐將軍,我沒事,我們接著練。”
徐晃對自家少主的態度和意志讚不絕口,只是他確實太瘦弱了,是該好好鍛鍊一下了,不然堂堂黃巾頭領,打不過一個小女孩,傳出去成何體統?
他所想的,也是張瑜所想的,不然張瑜也不會在幾日前便纏著徐晃,讓教自己習武。忍受著七八月那熬人的溫度,張瑜開始了自己的練武之旅,為了自己尊嚴,他也是拼命了。
張瑜身前的高大將軍,儼然變成了一個嚴格的教練,眉宇間的氣質相比與洛陽戰前,沉穩了不少,也不知是不是因為他為自己取了字的緣故。
一月前,徐晃終於拆下了身上最後一根包紮的布條,可以下地走動了。
徐晃恢復得很快,雖然不像以前一樣生龍活虎,不過也慢慢恢復了中氣。
這可把張瑜高興壞了,許予徐晃一套戰甲,一把趁手的武器,一支百餘人的軍隊,一匹他夢寐以求的戰馬。
張瑜甚至想要給他一半的黃巾之權,畢竟,徐晃救下了自己,保護了自己最重要的東西。送予他黃巾又有何妨?
不過徐晃哪敢收下黃巾,當場下跪,再起誓言,一生必忠於張瑜,他對黃巾,對張瑜的忠是從骨子裡發出的,誰都改寫不了。
此事傳出,洛陽城內,皆贊徐晃克己奉公,忠心明明,徐晃聽著順耳,便為自己取了字。
洛陽城裡,走出了東漢的名將,其名徐晃,字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