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喝下杯中酒,嚥下了那蠢蠢欲動的野心。徐榮陪醉,一併喝下。
等了幾日,依舊沒有得到呂布的訊息,倒是聽到了其他不好的訊息,比如天下大亂。躲在這山裡也不是辦法,是時候,出去了。
這日,張瑜喚來各方渠將,說是要召開軍議。
眾人見識過那日太平妖術,又再見自家主母,眾人已經萬分確信,那孩童就是他們的少主,黃天派來帶領他們的人,個個火速趕到,不敢稍加遲疑。
這日,孫夏,楊奉,李樂,韓忠,胡才,還有幾位不知喚作何名的黃巾頭領,大大小小圍坐一起,倒是顯得這間茅草屋有些窄了,雖然本來就不寬。
張瑜坐於中,好生裝扮過,就像那日登臺一般,身邊徐日,現在的徐晃護衛在他身側,神色驕傲,我徐日,不,徐晃也有這麼一天,可以和各位渠帥,平起平坐,感謝少主。
座下各位,神色毅然,看著這位年輕得過分的少主,不知今日喚他們前來,所謂何事?
楊奉見人已到齊,便示意張瑜,可以開始此次軍議。
張瑜清了清嗓子,立於椅子之上,讓自己顯得高一點,有威嚴一點,平視在座近十將,開口道,
“瑜謝過各位將軍,賞臉於瑜,前往此處。。。”
眾人聽之,正欲拜之,自己可不敢說是賞臉,少主之命,天經地義也。
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張瑜再道,
“饒是今日,瑜亦不信某為各位的少主,奈何孃親已與某道明情況,瑜不信也得信了,不當,也得當了。”
“山外流言,今天下大亂,四處為戰,西涼,遼東,荊揚,皆處亂戰,然皆為權勢而鬥,無一為百姓而戰,將軍們怎麼看?”
眾人驚歎少主之才的同時,也在細細咀嚼著張瑜這話,亂而傷民,天下何安。
見無人響應,李樂開口道,天下亂戰,流民無數,黃巾壯大,不日可待,皆拖少主之福。
李樂自從上次被張瑜的小伎倆嚇到之後,從此見著張瑜,馬屁不斷,生怕詛咒再現,眼前發綠。
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只是這天下亂還是託我的福,不得不說,這馬屁拍的也太牽強的。
“李將軍說的有理,黃巾,本就是受苦受難的流民而已,如果再亂,天下皆兵,可是,這麼多兵,我們甘心一直躲在這山林中,吃野果啃樹皮麼?”
“回少主,我等亦不想,只是天下各城,幾年間皆起私兵,我軍又無攻城之力,如何奪城?”楊奉面露難色,他也想過這個問題,甚至做過攻城之舉,不過慘烈的死傷,讓他再也不敢擁有這個想法。
張瑜聽了楊奉的解釋,內心發笑,正中下懷,
“現有一城,城中無軍,無人,無屋,無牆,雖然如此,可比這深山老林好多了,各位將軍,可想去否?”
還有此城?眾人疑惑,而孫夏好像想起了什麼,
“少主,莫非你說的是。。。”
“就是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