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防守更強,應該主動出擊,不能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是要主動挖坑,把對手往坑裡面引,逼迫對手犯錯。
在范甘迪的防守體系中,對持球人的壓迫非常注重,這點和超音速SOS防守體系很像,經常會盯著對手的控衛反覆撕咬。
和SOS的區別在於,范甘迪的體系很注重對籃筐的保護,不會為了壓迫而輕易放棄籃下。
尼克斯的大個子全部被要求出來對小個子球員進行延阻。
莫寧、坎普幾乎每個回合都會在中路擴出來延阻持球人,然後立刻回收籃下保護三秒區。
在這套基本規則的基礎上,范甘迪編織了很多防守陷阱,讓持球人容易陷入到“死地”。
比如被趕到底線,比如陷入三人包夾的重圍,同時找不到傳球路線,比如把球傳到一個沒有自主進攻能力的球員手中,迫使他去低效率單打。
持球人的每次傳球、選擇看似是自主完成的,實際上是被尼克斯球員有意識的引導,他們會根據球員的特點,有意識的遵循你的進攻習慣去製造死地。
比如某個球員擅長右手,左手突破能力一般,那就會防他的右手,空出左手房讓他突破,裡面有大個子在等著。
比如某個外線球員進攻能力較為匱乏,就將他空出來,給他接球機會去單打,實際上他效率很低,打不出產量。
進攻體系還沒有成型的開拓者面對已經體系完備、紀律嚴明的紐約尼克斯,自然打得是異常艱難。
裡克卡萊爾所謂的“流動進攻”還在理論構建中,他自己都一頭霧水呢,更遑論讓球員們明白了。
到了比賽中,開拓者失誤連連,到最後只能把球給甘國陽,讓甘國陽持球打。
這一戰,在麥迪遜花園球館,甘國陽砍下了41分,這個分數在甘國陽的生涯中不算是很高的分數。
但是整場比賽,開拓者只拿下了75分,甘國陽一個人的得分超過了全隊一半還要多。
沒辦法,在尼克斯充滿地雷陷阱的防線面前,開拓者打得磕磕絆絆,最後只能給老大。
最後開拓者75:80,5分的分差輸給了尼克斯,以兩勝兩負的戰績結束了這次東部之旅。
這場比賽讓甘國陽打得相當窩火,開拓者上半場落後的很多,一度被尼克斯拉開到15分。
開拓者球員面對尼克斯這種防守很不適應,被打得沒脾氣。
面對尼克斯這種防守型球隊,分差被拉到15分基本就是沒戲了。
甘國陽本來想著這場丟就丟了,賽季初期當是練兵,給球員們吃個教訓。
沒想到,在第二節中段官方暫停的時候,傑夫范甘迪竟然衝著甘國陽喊:“這不是你的時代了!你不該回來的!”
當時甘國陽在籃下和莫寧、坎普肉搏的很厲害,裁判吹莫寧犯規引起了范甘迪的不滿,便出言挑釁。
事後范甘迪解釋說,自己這麼做是為了鼓勵球員,鼓勵他們去和阿甘對抗而不是懼怕。
可實際上,當范甘迪這麼說的時候,尼克斯球員都嚇壞了。
坎普、莫寧就差衝到場邊去捂范甘迪的嘴,讓他不要再說了。
范甘迪的語言攻擊成功激怒了甘國陽,上半場只拿到10分的他,下半場火力全開,狂砍31分。
尼克斯所謂的防守陷阱,在甘國陽看來不算什麼大問題,因為他們在三秒區和三分線之間有很多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