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黑人男孩身旁,總是圍繞著一群饕餮經紀人、推廣人、廣告商,他們不在乎運動員的未來和發展,只想著儘可能快,儘可能多的壓榨他們身上的財富。
當然,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出在運動員自己身上,管不住下半身就要付出沉重代價。
泰森的代價是牢獄之災,而魔術師約翰遜的代價是不治之症。
去年11月約翰遜身患艾滋的訊息如同一顆核彈,震動了NBA,震動了北美職業體育圈。
據說此訊息傳出後,很多運動員都偷偷摸摸去進行血檢,檢查自己有沒有艾滋。
同時皮條客的生意變得不好做,某一時間段NBA球員都成了清教徒,專注於比賽、訓練,對女人失去了興趣。
雖然約翰遜因病選擇退役,但他的籃球生涯並未因此而結束。
他依舊在1992年美國奧運男籃大名單中,和他同列的還有更早退役的拉里伯德。
而他感染艾滋的事,不光在體育界,更在整個美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面對這樣的醜聞,魔術師約翰遜選擇坦誠,而不是遮遮掩掩,或者銷聲匿跡。
畢竟他聲名如此隆盛,在他身後有著廣泛而龐大的利益鏈條,他必須站出來誠實面對一切。
約翰遜可以選擇隱瞞一切,說自己因為別的病不得不退役,這樣他會得到更多同情,而不是非議。
只不過在美國這樣媒體非常發達的社會,名人說謊的代價很大,況且得艾滋這種事,很難瞞住,知情人會越來越多。
所以,約翰遜乾脆選擇公開,積極面對,不給流言蜚語生存的空間。
在進行了新聞釋出會,陳述自己的病情並選擇退役後,約翰遜調整身心狀態,決定參加一檔脫口秀節目——福克斯電視臺,阿瑟尼奧霍爾的深夜脫口秀。
約翰遜上節目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消除外界關於他是同性戀的傳聞。
因為在那個年代,艾滋病被認為是同性戀特有的致命疾病,畢竟早期它在這個圈子裡傳播最廣。
在節目進行之前,電視臺和主持人的壓力都非常大,他們擔心訪談艾滋病人會造成不良影響,擔心節目播出引發輿論風暴,或者在節目進行當中無法承受約翰遜的負面情緒等等,但他們還是頂住壓力做了這檔節目。
節目播出後,效果竟然很好,約翰遜十多年來積累的良好媒體口碑讓他受到了觀眾們的歡迎,當他出場時歡呼和掌聲持續了兩分鐘。
約翰遜澄清了自己的取向,同時呼籲大家要潔身自好,他拿AC格林舉例子,說自己應該早點意識到,AC格林的出現是上帝對他的一個提醒,他卻忽略了這點。
脫口秀節目後,約翰遜又接受了《體育畫報》的專訪,進一步澄清自己的取向問題,他說:
“我從未有過同性經歷……我確信,我是在與一名攜帶病毒的女性發生無保護關係時感染的,問題是,我無法確定時間、地點和物件。在我結婚之前,我從不缺少伴侶,1979年到達洛杉磯後,我盡我所能的與儘可能多的女性發生關係,其中大多數,無保護。”
約翰遜如此坦誠,將自己私生活糜爛的一面暴露出來,也將這位曾經隱藏在城堡中的黃魔顯露在大眾視野之中。
約翰遜的形象崩塌了,在他宣佈自己感染艾滋時,很多代言依舊願意用他,畢竟生病並非罪大惡極,他的形象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