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挑戰者 (4 / 4)

“在之後的這麼多年裡,他傷害了多少人?在底特律打了多少次架?結果他竟然成為了人氣最高的傢伙,僅僅因為他拿了冠軍,有了很好的資料。這是我們社會價值的扭曲,真正善良,努力的人得不到尊重。一個少數族裔,靠著膚色的光環,總是有人保駕護航,這是我們社會墮落的開始。”

丹尼斯羅德曼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伊賽亞托馬斯在被問到怎麼看到羅德曼的這番言論時,托馬斯的反應是“我們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

很快有人懷疑,托馬斯是背後指使羅德曼這麼說的真兇,因為羅德曼一般不會說這麼多,這麼有針對性的話。

甘國陽在看到羅德曼的這番言論時已經離開了底特律,他輕蔑的笑了笑,將報紙翻到了下一頁。

當然,這不意味著甘國陽放過了羅德曼和托馬斯,事實上在1月份,輿論界發起了對活塞、羅德曼和托馬斯的一次大討伐,徹底清算他們在80年代野蠻籃球帶來的負面影響。

甘國陽在媒體、政界的巨大影響力和豐厚資源,讓托馬斯和羅德曼不得不登報道歉,收回他們的種族言論。

底特律活塞自此徹底衰落,90年代冠軍爭奪的舞臺上,再也沒有了他們的身影。

【1992年3月4日,我打破了活塞隊單場籃板球記錄。

當時我們對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我奮勇奪得34個籃板球。

在別人反應過來之前,我已判斷清楚了每個球的走向。

那時我正在和阿甘爭奪賽季籃板王的稱號,我打破了鮑勃蘭尼爾的籃板記錄。

我為自己能打破他的紀錄而自豪,我控制不住自己,放聲大哭。

賽後,有記者問打破紀錄是否是我有生以來最偉大的成就,我回答說:“不,這不是我最偉大的成就。我最偉大的成就是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句話當時是正確的,現在仍然沒錯。

每當有類似的重大事件發生在我身上時,我總是回想起我的出生地,對自己沒有淪落為罪犯感到不可思議。

每當此時,往事就一齊湧上心頭,這也是為何我愛動感情的原因之一。

在底特律我明白,籃球比賽是神聖的,嚴肅的,球員們都想著盡心打好球,人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我們是“壞小子”,打球粗蠻,硬碰硬,但對懂得籃球的人而言,那裡面蘊涵著美,每個夜晚大家都全力以赴,當做生死決鬥去戰鬥。

時下的NBA就像全明星賽的擴版,球員們都想扣籃和炫耀,想在每晚ESPN的體育專訪上看到自己。

球隊也在助長了這種情緒,你到NBA的任何一家體育館看看,就會知道籃球場外都在進行著什麼。

籃球好像已被放到了第二位,音樂聲、舞蹈隊,特技表演讓人心驚肉跳。暫停時,有人踩著蹦床扣籃,有人扮著猩猩跳舞,總之五花八門。這些事都貶低了比賽的價值。

1992年我遇到了很多麻煩,我努力衝擊籃板王,但有個討厭的傢伙一直攔在我面前,30個籃板也難以超越他。

對,阿甘,一直到今天我都痛恨他,底特律的每一個人都痛恨他。

但我也必須要說,他是真正的籃球手,無比嚴肅,認真,偉大的籃球手。

我是認真的,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1999年出版,丹尼斯羅德曼自傳《我行我素》,節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