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戴維斯承受巨大的壓力,從解說到媒體,對戴維森多是批評和質疑,認為不值得在他身上投入太多。
“你能想象,芝加哥公牛還要去培養一個年輕的得分後衛嗎?”《俄勒岡人》的記者不留情面的批評開拓者教練組的用人策略。
他們認為開拓者應該把戴維斯、平克尼、馬克布萊恩特這些年輕但沒什麼天賦的內線都交易走,去換一個有即戰力的老將,幫助開拓者奪冠。
每年NBA都有這樣的老將資源,像對面凱爾特人的羅伯特帕裡什,湖人的詹姆斯愛德華茲,還有大樹羅林斯,開拓者舊將韋恩庫珀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傑裡韋斯特和鮑比貝爾曼都認為,開拓者內線需要年輕的力量,安東尼奧戴維斯是幾個人裡潛力最高的。
當然,兩個人的考慮有所不同,鮑比貝爾曼是想著給阿甘培養一個優質的替補兼打手,在梅森被挖走後,開拓者需要這樣的生力軍。
而傑裡韋斯特的眼光更加長遠,他認為球隊需要培養一些優質的潛力球員,來保證手裡始終有足夠的籌碼,以期在未來交易更優質的潛力股。
甘國陽重新登場後,薩博尼斯在場下休息,貝爾曼用出了一個攻擊力很強,帶有實驗性質的小陣容。
甘國陽,克里夫羅賓遜,劉易斯,彼得洛維奇外加特里波特。
五個人全都有中遠投能力,其中波特、彼得洛維奇、甘國陽的三分能力非常強。
這樣的攻擊性陣容,讓凱爾特人的防守顧此失彼,無論是陣地進攻還是快速反擊,凱爾特人像慢了一拍,被開拓者追著屁股打。
不過這套陣容外線防守比較脆弱,同時內線只有阿甘一個,壓力巨大。
開拓者迅速拉開比分後,經驗豐富的伯德壓住了節奏。
他先傳球給麥克海爾低位強吃,造成了甘國陽一次犯規,兩罰全中。
接著伯德自己背身運球往裡走,靠著克里夫羅賓遜,轉身假動作騙起來。
投籃出手命中,還造成了羅賓遜犯規,要加罰,凱爾特人連追了5分。
但開拓者在進攻端真的相當兇猛,這套陣容根本不玩什麼慢悠悠的普林斯頓。
陣地戰甘國陽低位站住就開始攻,你包夾我就分,其他四個人全都是能突能投,獨當一面的攻擊手。
你不包夾?那就等著送分吧,甘國陽低位大錘,總有辦法把球送進籃筐裡。
這種簡單粗暴的天賦流打法,進攻效率高的出奇,10個回合9個回合有收穫。
但僅僅持續了五分鐘,在領先凱爾特人7分後,貝爾曼就做出換人調整。
彼得洛維奇和劉易斯下場休息,柯西、薩博尼斯登場,球隊恢復到正常的陣地攻防中。
板凳席上,阿德爾曼有些疑惑,問貝爾曼:“剛剛打得挺好的,我們快要把凱爾特人給衝死了。”
貝爾曼道:“我知道,但這是我們的秘密武器,偶爾用一用就行了,不能讓對手研究清楚。”
貝爾曼不斷試驗陣容,秘密使用一些搭配和打法,為的就是在季後賽,乃至總決賽用出來,給對手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