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消音器 (2 / 3)

今年馬刺的陣容終於符合了拉里布朗的期望。

首場比賽面對強隊湖人,馬刺用堅硬的防守,將湖人得分壓制在了98分,沒有過100。

湖人全場的投籃命中率被壓制在了38%,這是一個相當低的命中率了。

從這點來說,上個賽季布朗的抱怨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當他擁有一個內線的大中鋒,一個防守出色的大前鋒時,他的體系的確可以打出漂亮的防守,戰勝強隊拿下勝利。

布朗雖然有各種性格上的問題,但他執教能力還是線上的。

今晚馬刺隊的首發是大衛羅賓遜、莫里斯奇克斯、特里康明斯、威利安德森以及艾利奧特。

開拓者依舊是阿甘、湯普森、霍納塞克、波特加上柯西,標準的首發五虎。

中圈跳球,羅賓遜率先碰到了皮球,馬刺開始他們的第一次進攻。

羅賓遜的身體素質是真的出色,7尺1的身高宛如古希臘雕塑般的肌肉,非常勻稱協調的身體。

面對面爭球,羅賓遜還真就不遜於甘國陽。

開局,馬刺的進攻沒有主打羅賓遜,康明斯試圖在低位要球。

開拓者收縮防守沒有給康明斯低位進攻的機會,奇克斯把球傳給弧頂接應的艾利奧特。

艾利奧特接球投籃假動作後突破,開拓者收縮防守,艾利奧特分球到底角的威利安德森手中。

威利安德森直接底角三分出手,不過這球偏出沒有命中,籃下甘國陽擠開羅賓遜,將籃板球收入囊中。

像這樣的進攻模式,在80年代中期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哪有開局就讓後衛蹲底角,接球直接投三分的。

但戰術發展到90年代到來,場上局面已經出現了變化。

球員中路突破壓縮防線,底角空出機會後,接球遠距離三分出手,已經是各隊較為常用的套路,平均一場比賽會有兩到三次這樣的出手。

雖然不多,但足以說明教練們都在重視利用空間和三分球。

羅賓遜這球想拿前場籃板,結果完全沒機會,甘國陽籃板球控制的很好。

接著在進攻中,甘國陽在低位卡住羅賓遜,接球后艾利奧特立刻過來夾擊。

甘國陽分球給到柯西,結果柯西接球不穩,運球突破被夾擊上來的奇克斯搶斷。

馬刺隊發動反擊,球剛過中場,威廉姆斯手裡的球又被波特斷掉,球出了邊線。

僅僅一個回合,開拓者球員就感知到馬刺的防守強度和國王、森林狼,以及火箭是截然不同的。

馬刺的球員除了防守自己對位的球員外,也在積極協防、補防他們的防守圍繞著球的轉移而展開。

今晚無疑會是一場硬仗,開拓者球員要做好第四節分勝負的準備。

馬刺的防守在第一節就體現了威力,他們積極的包夾,對開拓者後場進行全場壓迫,著力破壞開拓者的一傳。

在低位,一旦甘國陽拿到球,包夾馬上過來,甘國陽分球后,馬刺的防守又會立刻展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