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肘著瞧 (1 / 3)

“忠誠”這一品格並不適用於每一個球員。

大部分球員和球隊之間只是僱傭關係,大家籤合同,今天在這兒打球,明天去那兒打球,就和換工作一樣,不存在忠不忠誠不誠的。

只有超級球星才會和球隊之間有高於僱傭的情感連線,這種連線本質上來說不是和球隊,而是和當地球迷以及這座城市。

這是競技體育運動區別於一般工作的特徵,它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和情感,否則你憑什麼代表這座城市呢?

對於70、80年代的球星來說,除非萬不得已,或者球隊決定不再合作,他們輕易不會離開母隊。

奧拉朱旺從奈及利亞來到美國,到的第一個城市就是休斯頓,進入NBA後他又在休斯頓打球,至今快十年了,對這座城市他的感情是很深的。

所以哪怕局勢艱難,哪怕火箭管理層經常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奧拉朱旺也沒想過要離開或者請求交易。

不過甘國陽在比賽結束後的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掉進了奧拉朱旺內心的裂縫裡,而這道裂縫是德雷克斯勒開啟的。

也許這顆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腐爛,但也有可能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中生根發芽。

當然,甘國陽是很欣賞忠誠這項品質的,年齡越大,越能感受到忠誠的可貴。

忠於感情忠於家庭,忠於國家,忠於民族,忠於自己的信念,都能讓一個人擁有巨大的力量。

只不過在NBA“忠誠”一向不夠純粹,尤其是球隊經常雙標,一會兒忠誠,一會兒business is business,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忠誠標準。

所以,傷害球員的不是忠誠,而是不守信譽、昏聵無能的球隊管理層,和翻臉不認人的球迷。

隨著NBA商業化越來越深入,未來球星和球隊之間的糾紛一定會越來越多,球員自己要掌握好感情和金錢的尺度,在忠誠和自己的前途間做好平衡。

有實力,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實力不夠,甘蔗沒有兩頭甜,總要挑一頭。

當然,實力不夠臉皮厚,直接修改忠誠標準,也不是不可以。

拿到三連勝,開拓者連夜坐飛機離開休斯頓,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聖安東尼奧。

這次客場之旅是走一遍德州三角,休斯頓、聖安東尼奧、達拉斯。

第二站聖安東尼奧受到的比賽關注度就非常非常高了,因為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今年終於迎來了他們的狀元秀,苦苦等候兩年之久的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

這場比賽不僅僅是羅賓遜第一次和聯盟第一中鋒甘國陽較量,同時也是他第二次在賽場上面對阿維達斯薩博尼斯。

這兩個人對羅賓遜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

1988年奧運會上輸給蘇聯,是美國籃球歷史上的恥辱一刻。

大衛羅賓遜雖然在比賽中表現得比薩博尼斯更好,可沒有人會在意過程,大家只認結果。

籃球霸主美國隊輸了,你大衛羅賓遜是美國隊的核心人物,你就是輸給了薩博尼斯。

至於阿甘,任何一個剛進聯盟的中鋒,都要迎接阿甘的考驗,就像當年他們都要迎接賈巴爾的考驗一樣。

因為賽程安排的原因,開拓者打第四場了,馬刺這才是第二場。

兩場比賽之間,馬刺有充足的準備時間,讓他們的主教練拉里布朗可以好好研究,如何應對開拓者。

上個賽季馬刺隊只拿到21勝61負的糟糕戰績,聯盟倒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