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人物介紹> 第五章 永遠的經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永遠的經典

別看之前“風暴”3號機和4號機登場時的驚豔10秒,其實都是在為此時亞瑟的炮擊做鋪墊。

&ns中隊集中在“暴風號”的艦首,且不說對方的集火將會直接威脅到艦橋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能夠用於攻擊前方的炮塔數量實在太少,不利於亞瑟的發揮。

其實亞瑟並非第一次同時瞄準這麼多的目標,上一次在m320星域的時候,他的其中一輪炮擊同樣是瞄準了90多個目標,比今天還要多一些,並且一舉擊墜了30多架mg,打破了“新亞洲號”創造的單輪21架記錄。

因此今天這一擊,才是亞瑟極限“綻放”炮擊的處女秀。所以除了驚豔全場之外,這次炮擊的成績也將被載入史冊,作為“暴風號”和超級炮手亞瑟永遠的經典。

從戰術角度上來看待這個問題,一般的火控手可能會覺得亞瑟這麼做有點太貪心。哪怕他只瞄準45個目標,同樣也是個非常驚豔的數字,同時又能有更好的戰果,在擊墜數上也有更好的表現。

為什麼這麼說?

而與之相對的,“暴風號”能同時攻擊多少個目標,只由一個因素來決定——那就是能力!

這是一個能讓人無限遐想的資料。因為“暴風號”已經做到了全覆蓋,所以大家就會這麼想,“如果‘暴風號’有更多的炮塔,同時其對手有更多的機動戰士,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有多少打多少嗎?然後如果隨著火控手經驗提升及幸運之神的眷顧,那麼‘暴風號’的單輪炮擊能夠取得一個什麼樣的驚人成績?”

不去執著於某一次的具體資料,而是給uac聯邦軍營造一種“暴風號”側舷炮擊無敵的概念,讓任何一位與這艘戰艦為敵的機師在靠近並且試圖發動攻擊之前,都會不可避免地想到一個問題,“我如果這麼靠近‘暴風號’,究竟是去擊沉這艘戰艦呢?還是去送死的?”

&ns,但是本質上卻是在uac的機師們心中種下了一枚名為恐懼的種子。

這個時候,就算沒有兩架“風暴”、一架“狂戰士”和五架mg系列,單單是“暴風號”自身的炮火就足以在30秒之內全殲這支ms中隊。

面對這個答案,還能繼續留在“暴風號”周圍向其發動攻擊的ms機師都可以稱得上是死士,要麼就是反應比較遲鈍或者腦子比較不靈光的,到現在都沒算出自己的結局是必死。

如此一來,還留在這片區域承受亞瑟第二輪炮擊的ms就只剩下不到40架。他直接把那些距離最靠近己方8架機動戰士的ms放棄,然後對其中30架ms進行三點射擊,追求更高的命中率。

最終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裡,除了及時逃掉的那部分,其餘超過三分之二的ms全滅!

這樣的結果出人意料,哪怕亞歷山大上將事先已經做好了自認為是最壞的打算,卻還是無法想象真正的結局會是如此的令人崩潰。所以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政府及軍方高層如此畏懼覺醒者的存在,為什麼一個秉持著人文主義精神的uac聯邦竟然要冒著受世人唾棄的風險去搞什麼gmp專案。

uac聯邦高層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甚至可以說很合理。雖然aaker從來沒打算稱霸世界,但是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終究是為了保護覺醒者的利益。而覺醒者憑藉自身的能力優勢,最終也確實會成為未來人類社會的主導者,要說是統治階層也可以。

而且uac聯邦口頭上說起來是為了遏制覺醒者,但實際上卻是打算拿gmp人當戰爭機器來使用,以達到稱霸人類世界的目的。手段本身就不對,動機又有問題,所以uac聯邦把gmp專案藏得嚴嚴實實,生怕其他國家知道。

這樣一來,即便其他國家或者組織發現了gmp人的存在,也有no這個組織去背鍋。在no被消滅之前,其他國家很難查到uac聯邦頭上。

只是當年的aaker並不認為一個剛剛開始的基因改造專案會對覺醒者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而且gmp專案是個漫長的基因工程,沒有二三十年時間很難實現gmp人的規模化量產化。

不管怎麼說,事情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aaker確實有一定的責任,因此主動承擔起封殺gmp專案的擔子也是義不容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