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0107年4月,在離開新非洲星系近10個月之後,“暴風號”終於回到了Awaker總部。
出去時有兩架“風暴”,回來之後就只剩下一架傷痕累累的1號機。其中150mm高斯炮的損傷還是老邱沒法修理的,當時在太亞WH被“海嘯”刺中一刀,破壞了供彈系統,只能返廠維修。
而“暴風號”作為一艘驅逐艦,經歷了這麼多戰鬥之後倒是毫髮無損。
當初在新亞洲的隔離帶星域裡被太空軍第10艦隊圍剿,彭定邦中將知道這是風宇的座駕,手下留情了,根本就沒有進行攻擊,僅僅是驅趕和包圍而已。一場虛驚之後,風宇和第10艦隊達成了反NO的口頭協議,算是因禍得福。
之後在太亞WH,“暴風號”更是象徵性地開了一炮之後,就作為觀眾全程看戲。而後新亞洲號即將核爆時,最早知道訊息的洛雲曦在回收了“風暴”1號機之後,就能迅速地退出到安全距離上,並未受到能量和衝擊波的雙重攻擊。
而在衝擊波過後,早已做好引擎預熱的“暴風號”一馬當先衝向蟲洞入口,搶在一片兵荒馬亂中成功突圍。UAC太亞WH守備艦隊甚至沒注意到“暴風號”是他們的目標,畢竟新亞洲號突然沉沒實在太過於震撼,已經讓所有人無暇他顧。
穿過蟲洞進入銀河系之後,地球聯邦這邊即便知道“暴風號”的來歷也攔不住這艘驅逐艦,一路順順當當地就透過了太非WH蟲洞,回到新非洲星系。
回到總部之後,一好一壞兩個訊息擺在了風宇的面前。
好訊息是NO並沒有發動第三次隔離帶戰役,顯然覺醒者機師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暫時沒打算繼續浪費兵力來對付這些難纏的對手。
但是那個壞訊息卻完全沖淡了第一個訊息所帶來的喜悅。NO的大部隊雖然沒來,卻派來了兩架機動戰士,不斷地在隔離帶星域襲擾Awaker的艦船。
僅僅是兩架未知型號的機動戰士,就讓格羅寧根不得不退縮防守,不敢輕易出擊。那種感覺就跟當初風宇欺負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第9艦隊一樣,不是格羅寧根指揮不力,而是他手底下完全沒人能夠牽制住這兩位神秘機師。
在這兩架未知型號機動戰士的屢次襲擾當中,覺醒者機師損失慘重,將近50架四代AM被擊墜,犧牲的覺醒者機師也達到了39位,比AN第二次隔離帶戰役的損失還要大。
即便準王牌小隊及時從新亞洲星系返回,加上留守的帕拉頌,組成一支五人原型機小隊,投入到這場曠日持久的襲擾戰當中,也依然奈何不了這兩架機動戰士。
而且盧卡申科的“鐮刀AM”差點被擊墜,機動力較差的“炮臺AM”也被對方當沙包來打,若不是海峰的覺醒能力是“鐵壁”,相當於52Ti超級合金的防禦,他基本上就得被活活打死。
最終還是帕拉頌的“鎖定”能力建功,傷到了其中一架機動戰士,對方才姍姍離去。
連五位覺醒者準王牌機師組隊圍攻都打不贏,那麼對方一定是王牌機師咯?
然而並不是,對方胸前代表擊墜數的小星星少得可憐,基本上就是之前覺醒者機師貢獻的那些。這就代表著這兩位機師是新人,第一次上戰場的新人!
什麼樣的新人居然比風宇親手帶出來的覺醒者機師還要強大?
這個問題引起了理事會的重視,並且將之列入情報部近期的工作重點。但是宇宙這麼大,訊息來回一趟需要很長時間。截止“暴風號”回到總部時,關於這兩位機師的情報還未到手。
沒有情報支援,風宇只能透過觀看戰場錄影,以及聽取準王牌小隊有過親身與對方交戰經歷的幾位描述戰鬥細節。
作為準王牌小隊的領袖人物,洪巨星首先發言,“很快!非常的快!我的‘必中’和‘必閃’完全沒機會鎖定他們!”
“你現在鎖定目標需要多久?”風宇知道洪巨星的能力使用還在持續進步當中,因此有這麼一問,他需要更加直觀的概念。
洪巨星很瞭解自己的能力,立刻簡潔地做出說明,“‘必閃’是0.3秒,‘必中’是0.5秒,前提是目標保持靜止或者勻速、勻變速運動狀態,總之就是要在我的預判之內才行。”
“換句話說,他們始終處於變化的機動狀態,從未保持過0.3秒以上的固定運動模式?”風宇再次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