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風號”離開GM53的這個時間點上,不管是地球聯邦政府還是NO總部都已經炸鍋了。GM49、魯坦、GM72先後遇襲,三家飛船生產相關企業遭受重創,NO是切身之痛,而地球聯邦則是臉上無光。
關鍵是10架原型機的規模讓人有些難以置信,這基本上是一支一線艦隊的準王牌數量。可是又有哪國的哪支一線艦隊捨得將自己艦隊的中堅力量全部派出。
NO瞭解Awaker,知道是這個死對頭乾的。可是地球聯邦卻想不到這上面來,他們只會往國家方面去想。
王牌機師是一支艦隊的中流砥柱和底氣所在,但真正帶領普通機師進行集團作戰的卻是準王牌。王牌機師要麼坐鎮旗艦裡觀戰,要麼忙著和對方的王牌相互牽制,根本不會去參合機動戰團的低層次戰場。
如果一支一線艦隊膽敢把準王牌全部派出,一旦被敵軍知道,立刻就會打過來,只要王牌機師互相牽制,缺乏準王牌坐鎮的機動大隊分分鐘就會被對方打崩盤。
換一種思路,如果是某國從10支一線艦隊各抽調一名準王牌來執行這次行動的話,那麼對各自艦隊的影響就可以忽略不計。地球聯邦自認為找到了事情真相,立刻嚴密盯防幾處固定蟲洞,加強派駐的兵力,務求將那艘偷渡進來的隱形戰艦擊沉。
地球聯邦這次將採取最高規格的邊檢,任何長度大於150米的出境船隻都需要登船檢查。這樣一來,所有由主力艦、驅逐艦、運輸艦進行外觀改造偽裝而成的運輸船都會被包含進來,絕無漏網之魚。
“暴風號”的返程之路並不好走。雖然經過外觀改造,但是其203米的長度恰好比各國驅逐艦的長度只多了一點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其真實身份。
對於商船來說,“暴風號”的個頭太小了,運載不了多少貨物,跑跨星系航線成本太高。通常來說,民用運輸船的長度都在300米以上,甚至達到鑭衛級運輸艦那樣的400米長度也不奇怪。
論尺寸,“暴風號”更像客運飛船。但是客運飛船是需要提供乘客名單的,而驅逐艦上包含機師在內的所有乘員加一起也不到五十人,顯然是撐不起一張乘客名單的。這點人數只能冒充那些大財團的私人小型客運飛船,但“暴風號”的個頭顯然又太大了。
說實話,“暴風號”的尺寸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如果是在邊檢比較寬鬆的平常日子裡也就罷了,只要不是涉及違禁品,邊檢人員一般不會去理會你用的船是否合理。但是在這種特殊時期,這艘驅逐艦恐怕會被仔細檢查。
雖然有莫妮卡在,對方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任何問題的,但是一旦認真追究船隻尺寸問題,就得有個能夠說服邊檢人員的合理解釋才行。
太非WH此時究竟是個什麼狀況,“暴風號”這邊暫時還不得而知,洛雲曦依然按照原定計劃駛向了返程的航線。10天之後,他們抵達了TF1星域。
作為一個不具備開發價值的K型恆星域,TF1卻有著如同地月L4樞紐港一般的繁榮。原因無他,這裡是前往太非WH的最後一站。
作為固定蟲洞,太非WH肯定不會在恆星域內部,而必須是在恆星域之間空曠開闊的暗物質區域。恆星域內部不具備形成蟲洞的環境,蟲洞會將周邊的一切天體全部吞噬,所以就算太非WH附近曾經有恆星存在,也早已成為這個固定蟲洞的實物。
如此一來,作為鄰居太非WH的TF1就成為這條主航道上的重要樞紐,每天進出港的艦船數量比太陽圈最出名的地月L4更加龐大,是當之無愧的人類世界最繁忙樞紐港。
TF1航運中心並不像蟲洞另一頭的WG1一樣只是一座太空城,而是由一組太空城叢集組成。因為在太非WH的另一頭,會分出三條航道,分別通往地球聯邦、UAC和新歐盟佔領區,而在這邊,就只有TF1這獨一無二的樞紐港,遠不是一座太空城能夠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