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的錯愕之後,風宇才發現停止的不止是自己,整個戰場都定格了。主控屏上顯示出一串資料。
“機師混戰結束。”
“受試人員:風宇.鑭下士。”
“測試結果:透過。”
“評價要素:1、機體無損;2、完成擊墜;3、擊墜數過十。”
“評價等級:完美。”
就算剔除了擊傷的那部分,風宇還是獲得了超過兩位數的擊墜,獲得了完美評價。這個結果讓意猶未盡的他非常滿意,不由得對今後的實戰充滿了期待,同時也對另一款人形機動戰士——更加突出近戰能力的MW產生了濃厚興趣。那種在敵陣之中縱橫睥睨的感覺讓他很享受。
只是現在由不得他去陶醉於那種感覺,第三項實戰考核緊接著就來了。
對艦模式開啟!
這對於風宇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之前僅僅是透過教官的講述瞭解過這種戰鬥模式,準機師們壓根兒沒想到考核裡頭居然有這一項。
戰場和之前的混戰模式差異並不大,只是敵方的鐵球數量變少了,不再像之前那麼密集,一艘UAC聯邦的行星級驅逐艦作為假想目標就在不遠的前方。一層看不見的R粒子護罩時不時因為阻擋粒子束武器攻擊而顯現出波紋狀的漣漪,讓人意識到它的存在。
“任務內容:突入R粒子護罩,並展開牽制攻擊。”
“任務時間:十分鐘。”
“目標距離:3745公里。”
MA的合金軍刀對擁有厚厚裝甲的戰艦幾乎構不成什麼威脅,只能攻擊那些處於艦體外部的炮塔。40mm粒子束步槍更是毫無用武之地,在R粒子護罩的範圍內連正常激發都做不到。肩部的40mm高斯機槍倒是能用,但是口徑太小,一樣是隻能打/炮塔。事實上在常規型號的人形機動戰士之中,只有MR和MT配備的120mm高斯炮才能對戰艦造成實質性傷害。
除此之外,風宇知道,某些高階機型能夠搭載的特殊武器——斬艦刀,那才是真正能令戰艦聞風喪膽的兇器。但這會兒是想都不用想了,對艦考核的實質只是看看機師是否具備突入R粒子護罩對艦攻擊的能力。
依然處於前一項考核亢奮狀態之中的風宇沒有任何猶豫,啟動機動輔助之後直接突入敵陣。忍不住誘惑地又順手揮刀斬了幾架鐵球之後,他已經穿透了敵方的鐵球防線。
這一刻,這項考核的真正難點才顯現出來。
正面那艘UAC聯邦行星級驅逐艦的炮塔集火是肯定會來的,沒有一艘戰艦能夠容忍人形機動戰士突入自己的R粒子護罩。
更加可怕的是來自身後敵軍鐵球的集火。
&nm粒子束步槍的攻擊對於R粒子護罩是無效的,敵軍鐵球完全不用擔心誤傷己方戰艦,集火的火力之猛尤勝於之前,幾乎是鋪天蓋地而來。思想準備有些不足的風宇立刻意識到僅憑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躲過這一波,只得忍痛啟動了脈衝激勵。
MA瞬間提速,在太空中畫出一道弧線,避開了瘋狂的第一波集火。
接下來的處境更加艱難,輔助模組能量耗盡,機動輔助功能無法使用,他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操作。
全神貫注地拿出十二分的精力,他不再追求突進的速度,而是不停地變線,在太空中飛出毫無規則的曲線。
場外關注他考核的鄒忌上尉摸著下巴饒有趣味地看著他的飛行線路,只有身為教官的他最清楚,四項實戰考核在最終評價中的權重是有區別的,前面兩項加一起佔到了八成之多,後兩項主要是看機師在特殊模式下的能力,各佔一成。事實上對於本次考核,除了駕駛MW的庫巴諾伊之外,鄒忌不認為其他人有突入R粒子護罩的能力。MA的機動能力還是比MW差些,新手機師成長起來以後會有突入R粒子護罩的能力,但肯定不是現在。
模擬器中,風宇還在和最後的一千公里距離作鬥爭。這個距離放在地表上算是有點兒遠,但是在以光秒光年記的太空當中,實在是小意思。機動戰士的引擎雖然無法進行曲率飛行,但達到110km/s的第四宇宙速度卻是綽綽有餘。如果不是要不斷變線躲避炮火,全速前進十秒鐘就可以突入R粒子護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