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開局暴揍李世民李恪筆趣閣> 第六十七章 互掐搶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七章 互掐搶人 (2 / 2)

凌安也不客氣,點點頭道:“那我就和你說說。說的不好,你可不許找我麻煩啊!陛下作證!”然後,他向李世民遞了個眼色,李世民笑著點頭。

眾位大臣也是撫耳傾聽,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如今大唐的御史臺,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糾察百官,剛正法紀。它既負責法律,又是天子的耳目,獨立於各部之外。此職從東漢時期,一直延設到我大唐,可謂蕭規曹隨。”

沒想到這小子把御史臺摸得這麼清楚,魏徵頗為欣賞得點頭道:“確是這樣,有何不妥?“

“不妥,大大的不妥!“見魏徵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凌安嘆了口氣,搖搖頭反問道:”試問一下,大唐官吏升遷考核,是以什麼作為衡量標準的?“

魏徵簡直脫口而出道:“這是吏部的事情,每年都會看各地方官政績。可惜吏部尚書侯君集還在帶兵打仗中,不然他可以好好向你說一下具體事宜。“

凌安笑道:“所以這就是你的不妥之處,你身處在如今這個高位,若一味只知道守著京畿一畝三分地,御史臺的職掌會越來越弱化。”

“十道的官吏如何考核的?從賦稅、刑案、治安、經濟、名聲等各外在因素來衡量,可別忘了官吏的根本是清廉愛民,不是狐假虎威,為虎作倀。御史臺要強化糾察的權力,魏徵就要變,不變、求穩,墨守成規就是他最大的不作為。”

魏徵聽到這,恍然大悟道:“那老夫如何在穩中求變呢?”,要知道變革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凌安也沒多介意,反正是吹牛逼,而且按照歷史的走向,接下來在大唐,御史臺也會改革。

他笑著道:“派御史下去糾察啊!京察、外察、流內官察、流外官察,刑部、吏部輔以升遷降職的標準,各地設百姓舉報之處,數管齊下後,無論官還是吏,不說絕對水至清無魚,最起碼會讓官、吏明面上真正做到不欺民、不壓民。”

蕭凡沒察覺,無論是魏徵,還是身旁的群臣,亦或者李世民和尚書二相,面色都愈加凝重和認真起來,隨即福至心靈,尤其魏徵,臉上俱是激動欣喜之情。

如今貞觀才開朝四個年頭不到,至於國家該如何治理,於李世民和魏徵等人來說,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能以較為保守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況並想辦法安全涉水。

唐沿隋制,雖然還有許多弊端陋習他們都還沒有摸透,但是就目前來說,不變,確是最好的辦法。

歷史上,哪一次變法變革運動,不會引起新舊階級或者統治階級內部不同階層的權益鬥爭?不會伴隨著一定的流血和犧牲?不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如今戰事剛剛有所緩和,正是要休養生息,講究無為之道。若是貿然變革,只怕又是一場戰事。屆時,百姓生靈塗炭,大唐統治陷入危機最是李世民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