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廉為了大局著想,檔案透過當天,即放棄了個人股權。
分散的股權,讓華利迅速建立起規範、透明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被外界視作標杆。
而那些股權,能夠獎勵給管理團隊和員工,讓他們跟公司緊密繫結,極大提升公司運轉效率。
靠著這種極有創舉的模式,華利地產異軍突起,成為華夏第1個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的房地產企業,進而發展成為行業翹楚、龍頭老大!
姬廉一直作為職業經理人而非公司所有者領導華利 ,其放棄個人股份的行為成為華夏商界一段佳話,高風亮節令外界敬仰。
凡事有利就有弊。
如今,當年這個獨特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如今卻成了華利罩門!
因為股權分散,這也就意味著僅靠少數股份就能夠實現對公司的控股!
根據華利集團的公司章程,超過30%就能實現控股。
不過不到兩百億華夏幣而已!
其實,按照姬廉最初的設計,這種設定雖然有風險,但總體可控。
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的公司不多,何況,也沒人敢這麼做啊。
華夏畢竟是人情社會,要拿華利,得顧及到影響。
誰知道,目前碰上了幾十年難得一遇的金融危機,華利公司處於最虛弱的狀態,同時,監管層迅速放寬險資入市,這個速度太快了,根本不給人反應的時間。
而對於這些資金大戶來說,他們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讓他們看到了以小博大的機會!
一旦成功,獲得幾十倍的收益,成為華夏乃至世界商界的一段傳奇故事,難保他們不動心啊!
按照現在的股價,區區200億華夏幣,就能控股這個資產數千億華夏幣的龐然巨物,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監管部門放寬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要創造流動性,促進股票市場的良性健康發展,但難保那些手握重金的保險資金不會起貪心,緊盯一隻只肥羊。
他們可沒有那麼好心,把羊養得更好,而是會殺雞取卵,殺羊取皮!
資本都是逐利的!是貪婪的!正是血腥的!
不是白衣騎士,而是門外的野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