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紛紛跑到梁江濤那裡告狀。
梁江濤以安撫為主,讓他們不要著急,紮紮實實做好工作,等待時機。
這件事,看起來是毛強針對梁江濤,其實也少不了王文斌在背後推波助瀾。
王文斌一開始並未表態,顯得很中立。
但他的態度很曖昧,說白了,其實是支援毛強的。
如果沒有王文斌的暗中支援,毛強不敢也不能這麼做。
梁江濤明白,這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
王文斌是想徹底取代梁江濤。
不只是縣委書記的職務,還有燚城目前積累的經濟政治資源。
如果繼續任用梁江濤的人,沿著梁江濤之前設計的路線走,那麼就算取得了成功,也等於是梁江濤的功勞。
王文斌也是很有前途的年輕縣委書記,怎麼會甘心為他人做嫁衣?
於是乎,跟毛強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一致。
在經濟路線上,體現得更加明顯,開始重走大力發展煤礦的老路。
那些已經被關停的煤礦,又悄悄死灰復燃。
鄭少勇作為縣發改局局長,堅決反對這項政策,在縣政府常務會議上明確表態,當初梁書記之所以限制煤礦發展,那是因為這條路不是長久之計,資源總有枯竭的那一天,應該抓住時機,搶佔先機,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形成立足本地資源的特色產業鏈,才是發展的根本之路。
毛強一擺手道:“你說的這些都是空中樓閣,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見到效益,等你這邊佈局好,人家其他縣市區早就發展起來了,燚城的GDP將嚴中落後,那還有什麼意義?”
“毛縣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任何發展都是要有鋪墊的,很多發展看起來速度很快,但卻是低效的增長,不是真正的發展!比如,煤礦說到底是一種落後產能,整個漢西都有煤礦,都在玩命生產,早晚有一天產能會嚴重過剩的!再加上汙染環境,得不償失啊!”鄭少勇苦口婆心地說。
他出身國家發改委,有很強的宏觀視野,喜歡從全域性著眼考慮問題。
從國家的層面上,早就達成了共識。
煤礦只是階段性的資源,隨著經濟發展,肯定要向石油、天然氣乃至清潔能源的方向發展。
只是在這一階段,不得不使用廉價的煤礦而已。
漢西作為煤礦大省,這個時候是最炙手可熱、風頭正盛的時候,也是做出突出貢獻的時候。
但物極必反,矛盾轉化。
再過幾年,煤炭市場飽和,產能過剩,價格下行,就會經歷很長的調整期,這個過程是很難受的。
所以說,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居安思危,看到煤炭市場繁榮背後的隱憂和危機,提前佈局、轉型,大力發展有前途的朝陽產業。
梁江濤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才苦心孤詣做那麼多安排、佈局。
可毛強他們根本體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