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笑道:“沒問題,按磚瓦房的最低價格。”
等夏明星和李星星出來,兩人住口,問評估員:“評估得怎麼樣?”
作為秦武的直系,評估員剛才又聽到他們的對話,格外機靈地道:“雖說房屋和院落面積不小,但年深日久,價格得打個折扣。磚瓦房九十元一間,兩間廚房和柴房六十元一間,上回有一家子把三間瓦房轉讓給國家,轉讓費是兩百四十元。”
沒說那家的房屋面積小,僅有十幾平方一間,而歐陽家的房屋闊朗,一間足有整四十平方,整個院子的空地約莫兩百多平方。
李星星在心裡盤算開了。
五九四十五,四百五加一百二是五百七。
好像不算貴耶!
相對他們的收入而言。
生怕歐陽同志讓利,李星星再三問道:“市價真是如此嗎?秦同志,歐陽同志,你們可別因為咱們認識,就讓我佔便宜。”
佔小便宜,容易吃大虧。
歐陽同志心裡一陣嘆息,得此嬌兒,陳向陽真有福氣。
“你可以去打聽打聽,未經房管局評估,私人交易的房屋價格比這更低。”他忽然想起一個下屬說的趣事,“前不久,有人用一麻袋紅薯幹直接換購五間青磚大瓦房,連同一個小院子,是不是很便宜?”
李星星跺腳:“我怎麼沒遇到那麼好的事兒!”
------題外話------
其實,相對當時的工資水平而言,咱們國家的房子從來沒便宜過!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初非一線城市的花園洋房就萬兒八千。
一間磚瓦房九十元,以滬上的房價肯定沒這麼低,其中彈性很大,有的評估三百元一間,有的評估六十元一間,一百多一間。
如果是私人房產轉讓給國家,就六十年代,評估員是自己人的話,會給評估得高高滴!
私人轉讓價格其實是隨房主定價,不需要經房管局評估,三年時期是房價最低的時候,還有人用一口袋紅薯換好幾間大瓦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