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陳向陽和歐陽同志。
歐陽同志看了看李星星,見她沒說話,就在鄰座食客豎直耳朵偷聽的時候笑道:“總歸是不比她捐出來成立基金會的數額小,也不知道這孩子又是怎麼從國外弄回來的, 一定很辛苦, 明兒我託人弄些好吃的,好好地犒勞犒勞她。”
一千多萬美元?
趙海雲和旁人一樣都吃了一驚:“難怪你惦記!”
歐陽同志管滬上的財政,要是能拿到這筆款子,功勞大了。
李星星笑嘻嘻地道:“惦記沒用,錢是國家的,得交給老陳同志來處理。”
老陳同志管國家財政,級別更高。
歐陽同志不甘心,“多少分一點嘛!”
李星星搖頭,“分什麼分啊?您可別不知足,之前那些錢可都是帶到滬上的,外地得人最多也就分到三瓜兩棗。”
“哪有,你們捐給國家的幾筆款子都沒落在滬上。”不然也不會惦記李星星的存款。
捐給國家和捐給滬上是兩碼事。
李星星倒不知道捐款後續,聞言道:“反正都是為了支援國家建設,落在哪兒都是一樣的,咱們滬上那麼些大廠,還有友誼商店、華僑商店,哪個不掙外匯呀?我爺爺和我表大爺捐糧食,不是從花城登陸, 就是從滬上登陸,您哪,知足吧!”
哪能一樣?
可這話,歐陽同志不能說出口,他點頭一笑,“知足,相當知足,兩年前我憂心忡忡就怕滬上糧食脫銷,還好有大家的鼎力相助,保證了滬上的口糧供應。”
比之京津兩地,滬上堪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