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恆,趙玉炎,趙玉寶,趙玉河。
趙志恆在之前就已經高中五元,各府其實也有這樣的學子。
結果殿試之後,成績也相當好。
本來如果趙家只考上趙志恆一個,周武帝為了給兒媳婦一個面子,點趙志恆為狀元。
可現在考上四個,雖然有個叫趙玉河的,跟趙靈芝不是一家人,但那也是同族,沒出五服的兄弟。
看了他們做的文章和答卷,都很精彩,樸實還能兼顧優美,言之有物。
經過再三斟酌,周武帝點了其他府的人前一甲三人,趙家的高中的幾個人,雖然不是一甲之列,但都在二甲。
尤其是趙志恆,直接二甲榜首。
當傅景瑞看到這樣的榜單,頓時心裡咯噔一下,三叔要是單獨考上,別帶這麼多侄子,這次必然能夠成為狀元。
奈何後面的趙家小輩太優秀了,緊追之上,侄子輩考中了三個,而且成績還不錯。
為了平衡,不能太扎眼,所以就只能委屈趙志恆,做不成狀元了。
榜單下來之後,趙玉成、趙玉年和王子勝,沒有考上,心情有些失落,但也明白,他們考上舉人名次就很靠後,實屬慶幸。
在京城春闈,靠真憑實學,沒有僥倖。
好在不是隻有他們一個人沒考上,還有三個人互相安慰。好好苦讀三年,就可以考上了。
雲氏聽到報喜,聽說趙志恆考第四名,心裡遺憾,“娘,志恆多虧啊,只要在考好一點,就是探花了。咱們志恆長得也好,多俊啊。”
吳瓊玉覺得這樣就很好,一甲狀元,榜眼,探花,的確很好,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說不定其他人的學問比丈夫趙志恆更好。
丈夫能有這樣的成績,她已經很滿意了。
孫海棠笑笑,“娘,三叔能考上這樣的好成績,已經是咱們桂安府三次春闈里名次最高的。娘,您也別覺得遺憾。”
趙老太喝了一口茶,心情舒暢,並沒有一點遺憾。
“你們啊,只看到志恆考第四名,卻不知道為何定為第四名?其實前面十幾人的學問,都差不多。皇上如何排名,那都是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