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明事理,雖然家裡有兩房小妾,但還算安分。你再看看咱們雲陽縣的王主簿,正牌娘子已經死了兩個,家裡那麼多小妾,弄得烏煙瘴氣,怨聲載道,甚至影響到外面的人。嫁給這樣的男人,那真是一輩子受苦受罪,死不瞑目。”
吳縣令深以為然,“夫人說的是!女兒的親事是咱們家的頭等大事!這樣吧,夫人找人去打探一番。如果覺得合適,咱們就趕緊把親事定下來。因為不僅咱們能看到,趙志恆不錯,其他人也能看出來!”
吳夫人神色一凌,連連點頭,“老爺說的是!”
吳夫人不僅派身邊的信任之人出去打探,而且還跟縣城裡幾個有頭有臉的人家言語試探。
比如孫家一館的孫大夫和孫夫人,縣學裡的孫夫子,四季酒坊的唐家……
越打聽,吳夫人就越來越中意趙家。
當真是個積極向上,家風清正的人家。
雖然早年有趙靈芝帶來流言蜚語,但他們跟趙靈芝交往很久,知道趙靈芝的秉性純良,而且聰慧。
現在就連趙靈芝也定親了,所以那點流言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思來想去,吳夫人覺得老爺說得對,趙志恆的確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女婿人選。
只是他們女方看中了,也不好意思直接去男方那邊提親!
於是吳縣令私下裡叫了趙志光過來,稍微透露一點想要結親的意思。
趙志光心領神會,當即明白過來,“大人放心,小人一定把話傳過去。若是三嬸同意這門親事則好,如果覺得高攀不上,屬下和三嬸一家也會守口如瓶!”
趙志光是個知道輕重的人,吳縣令放心。
這也是沒有託媒人,而是直接找趙志光帶話的原因。
趙志光心情急切,從縣衙回去之後就跟妻子說了這件事情。
於是夫妻二人直接回到四姓村,表面上是為了看望父母,實際上則是去跟三嬸說這個訊息。
趙志光像往常那樣來三嬸家裡逛逛,然後偷偷跟三嬸說了吳縣令的意思。
趙老太一愣,“吳縣令怎麼會看上我們家志恆,要跟我們家結親呢?”
趙志光聽到這話不樂意了,“三嬸,您可不能妄自菲薄。我志恆兄弟,那可是青年才俊。經歷這麼大的大風大浪都能夠過來,可見心性堅韌,而且機敏聰慧,將來必然前途無量。
那吳縣令如此精明之人,見過的人和事也比我們多,她們既然看中我們家志恆,就證明志恆前途可期。三嬸,家裡有您坐鎮,家風清正,而且子孫後代都上勁,團結友愛。這樣的家庭非常難得,吳夫人和吳縣令能夠看上,也在所難免。”
趙老太仔細想想之後,也覺得趙志光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