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是學生。”趙志恆回答,態度非常謙恭。
李大人似笑非笑地看向趙志恆,“按照你的學識,這些題目,你應該都會,可為何卻沒有寫?”
趙志恆恭敬回答:“回李大人,學生不是不想寫,而是身體不適,頭腦發昏,無法做題。”
李大人笑笑,問:“是嗎?”
“學生說的都是實話。”趙志恆回答,反正就是不承認,他們問心無愧。
李大人那麼聰明的人,怎麼可能猜不出來?
這趙志恆很明顯故意不做的,甚至故意做錯的,就是不想中舉,可見市面上的押題,他全部看了,所以才能確定那些題目洩露。
不過,查來查去,趙志恆沒有購買押題,更沒有參與洩題。
李大人又問:“你認識周良才嗎?”
趙志恆回答,“回大人,學生認識周良才,學生的侄女趙靈芝曾經跟周良才定親,後來我侄女被土匪擄到山寨,幸好被顧將軍帶兵救下,平安回家。可週良才和周家卻以我家侄女的名譽受損,居然不想娶我家侄女。
如果事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可這周家欺人太甚,居然要納我家侄女為妾。我們不同意,自此跟周家和周良才結了仇怨。學生上次考中秀才,而且成績比周良才好,故而周良才對學生記恨在心。還請大人明察。”
李大人點頭,這些內容,他也透過一些渠道調查一二。
經過一番問詢,李大人就讓趙志恆和王博明回去了。這次的事情,頂多是人家不屑於科舉舞弊,躲避災禍。
明哲保身,跟這些人蠅營狗苟作弊之人截然不同。
那周良才和於德謙不僅被搜出來那些一模一樣的考題,但周良才一開始還不承認,巧舌如簧,但他有個豬隊友于德謙,在被人嚇唬之後,猶如竹筒倒豆子一樣,全部說了出來。
不僅削除功名,而且還被徒刑三年。
周良才當場就暈倒在牢裡,即使醒來之後,嘴裡也不斷地嘀咕,玩了,完蛋了。
於德謙本來不想過來考試,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本事,今年春季考秀才,雖然考上了,但名次很低,不可能考中舉人。
可是這周良才非要讓他來試試,增加經驗,這次考不上,還有下次。
他也心存僥倖,跟著周良才來了。
到了府城之後,說可以買押題試試,越貴越有效,他就花了重金買了,錢不夠,還去府城的姑姑家借了一些。
買到的題目的確考中了,他也榜上有名,可是還沒來得及高興了,就被抓起來了。
不僅白花錢,而且原本好不容易考上的秀才功名,也被革除了。更加悲催的是,還要流放三年。
苦寒之地流放,還不知道能不能熬過三年活著回來!
周良才和於德謙的下場,趙靈芝一點都不同情。
半個月之後,案件終於審理完畢。
城門大開,這才允許百姓離開。
這次無功而返,但也讓趙志恆和王博明瞭解到科舉舞弊和官場的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