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有風的條件下兩天就能夠晾乾,如果在陰天,只要有風,也僅僅需要三天就能夠晾乾。
眾人看到紙張就這樣被製作出來,非常吃驚,幹勁十足。
過來的人一個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不管男女,只要完成足夠的量就能夠有這麼多錢。
村裡面有一家兩口都在這邊幹活的,一個月就有四兩銀子,就算家裡的田少,也不要緊,這些工錢就有很多。
一年到頭,月月有錢,可以積蓄不少。
有那些沒有被選進作坊的非常著急,紛紛過來說情。
四姓村本來田就少,他們手裡雖然有點錢,但也不想去太遠的地方買地。
買的不多,只有兩三畝還不夠被當地人又偷又搶的呢,十分不好管理。
因此看到趙靈芝家有作坊,也就不想著買地,只想著進作坊幹活,月月都有錢拿,可比種地划算多了。
現在書畫紙的生產已經滿負荷,剩下來絲草的杆子可以製作普通的紙張,根本就用不完這些原材料。
因此,趙靈芝當即決定再建造一家造紙作坊,專門用來製作普通印刷書籍的紙張。
趙老太私下裡問趙靈芝,“咱們家這樣做划算嗎?如果不划算那就算了,沒必要面面俱到。”
趙靈芝回答:“並不麻煩,現成的配方,製作出來的普通紙張也比現有的紙好,利潤也還不錯。最為關鍵的是我不想浪費那些材料,正好村裡面也想做工,一舉兩得的事情,並不算費事兒。”
趙老太聽到這話點了點頭,“那就好!做事雖然要仗義,但是也不能虧待自己,一舉兩得的事情那就多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少做,不要做。”
書畫紙被源源不斷的製作出來,整整齊齊的裝在箱子裡面,裡面還特別放了柔軟防潮的紙,可以確保書畫值一直保持最好的狀態。
宋掌櫃在得知趙靈芝家的造紙作坊已經建起來之時,就送來了賀禮,並且定下來價格,並且簽訂契約。
半個月之後,宋掌櫃親自帶人過來一一檢查紙張,確定無誤之後,當場付款。
趙靈芝入賬,做成了一筆生意,價值一千二百兩銀子。
隨後的一個月,積攢的紙張也越來越多,但宋掌櫃並沒有過來拉貨。
趙老太有些擔心,“靈芝,只有宋掌櫃一個客戶嗎?”
趙靈芝笑笑,“你才不是呢,四海鏢局已經把我們的紙張分別送到金陵京城和西南府,只要那些書鋪看了咱們的紙張,用了咱們的紙張必然會很喜歡。說不定再等一段時間就能夠等來採購商。”
趙老太知道孫女一向未雨綢繆,不做沒有準備的事情,“那行,如果價格貴賣不出去,那你就便宜一點,利潤少一點也無所謂。同樣價格咱們的東西好,別人自然就會買咱們的東西。”
趙靈芝不想讓祖母擔心,點了點頭,“放心吧,祖母!我現在已經有做生意的經驗,能夠把握這些狀況。做生意不能急,耐心等待便是。”
說完了生意上的事情,趙老太看向正在打算盤的孫女問道:“傅先生已經離開很長時間了,沒有捎回來訊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