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太不希望如此,所以就立下這樣的規矩,所以教出來的孩子一個個都很上進。
因為他們知道,不努力,他們得到的就少。努力做得多,上交的多,但個人得到的就多。
一家人圍著桌子,說著家裡的事情,看到孩子成長,看到家業不斷增加。即使外部有困難,但只要他們一家齊心,也一定能夠克服。
原本緊張的情緒,在溝通之後,大家有了信心應對,心情也好了很多,情緒高漲,等待麻煩上門。
趙老太從多方面分析,把這件事情當成挑戰,跟孩子們一起經歷,一起成長。
趙家全家集中精神應對此事之時,遠在三合莊的吳掌櫃仔細觀察那些騸過的豬,經過一個月的餵養,長得的確比沒騸過的豬長得快。
吳管家上報吳縣令,“老爺,別等了,雲陽縣下面的村子裡已經有了很多人進行騸豬,長得的確快,咱們莊子上的豬,也長得快。趁著這門手藝還沒傳開,您趕緊上奏朝廷吧。”
吳縣令點頭,“我這就寫奏摺!不,我要親自去一趟府城,對了,吳叔,趙家那邊是不是還有一頭大肥豬?”
吳管家點頭,“現在估計漲到兩百七十斤了,才八個月。只是咱們雲陽縣距離府城遠,不能殺掉,要想帶到府城,必須整頭運輸。”
吳縣令哈哈大笑,“要的就是活的,整的,這樣知府大人才能看得真切,相信我不是說謊。”
吳管家稱讚,“還是老爺英明。”
吳縣令這幾天完善資料,不僅奏摺寫得好,而且養豬的那些資料,在趙志恆的那些資料上再次進行潤色。
只要呈上去,他今年的考評一定是優等。
吳管家親自帶著一輛馬車,上面放著四方的籠子,好像以前裝囚犯的,現在開始裝趙家的這一頭大野豬。
因為肥豬個頭大,而且長在後山,需要先把豬趕下山。
本來以為不好趕,但趙靈芝拿著一根樹枝,輕輕地抽打在大肥豬的身上,這頭大肥豬顫巍巍的下山,一直到了山下,乖乖地就走進了囚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