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元聽到趙老太的話,心裡感動,“三伯孃,我記下了,我先打聽,看看缺多少銀子,到時候定下來,不夠,我再問您借。”
“好,就這麼說定了,別不好意思。”趙老太笑呵呵,拍拍孫廣元的肩膀,“你以前大跟我家志猛和志勇關係好,我也把你當成侄子看待。家裡有困難,不管是幹活,還是做事,你都忙前忙後。我心裡清楚著呢,你在縣城和志光兩人好好做事,你爹孃跟你大哥住在一起,離我家也不遠,也都能照應到。鄉里鄉親的,不就是這樣互相幫助,互相扶持,越過越好嗎?”
孫廣元最佩服的人,就是趙老太,不光識字,而且還特別明白事理。
趙家人都很聰明,而且能幹,都是三伯母和三伯父的功勞。
“我記下了,三伯母。”孫廣元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內心也感激趙老太的幫助和好意。
回去之後,就開始準備聘禮。
趙老太把話說出去了,孫廣元願意過來借錢,她就借;如果不來借,她也不會勉強。
一廂情願的事情,她不做·!
趙老太回家之後,就看到孫婆子在家裡等著,一臉焦急,問:“三嫂子,唐家怎麼個情況啊?應了婚事了嗎?”
“應了。”趙老太笑著說,“我已經把廣元的八字留在唐家了,那邊合過之後,這邊就可以正是提親,送聘禮了。這聘禮,你家裡有什麼講究啊?”
孫婆子聽到這話,想了想,“這些年,家裡攢總共五十一兩銀子,之前花了十八兩銀子買山地,還剩下三十三兩銀子,家裡還有十畝地。家裡的山地和家裡的田,留給老大,我們老兩口跟老大一起過日子。
這三十兩銀子,還有廣元從鎮北關帶來的那些用命拼回來的賞錢和軍餉,大約五十兩銀子。之前廣元在縣衙做事,明裡暗裡賺的錢,要給我,我沒要,讓他自己收著,他手裡也能有三十兩銀子。這前前後後,加起來足有一百一十兩銀子。拿幾十兩買個小院子,剩下的全部置辦聘禮。”
聽到孫婆子這樣安排,趙老太點了點頭,“孫家弟妹,你做得對,你把廣元的賣命錢都給他了。”
孫婆子嘆息一聲,“這是他的賣命錢,當初廣元回來的時候,我就跟家裡說了,這是廣元的,誰都不能貪。我不花我兒子拼命賺回來的錢,我捨不得。”
“好,如果不夠,來我家借錢。”趙老太說,“畢竟那唐家是體面的人家,多給聘禮,女方多給嫁妝,男方女方面子上都好看。”
孫婆子點頭,“謝謝三嫂子,等廣元回到了,再好好商量一下。”
“好,放心吧,一切都會順利的。”趙老太讚許,“既然涉及到錢財,可要說清楚,既然你們跟著老大養老,那等廣元成親之後,你們就分家,以後兩家相處,也不用有太多的算計。”
孫婆子覺得趙老太說得對,記在心裡。
有些事情做在前面,後續就不會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傷了兩兄弟的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