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鐵口的繭與針地鐵四號線的金屬報站聲像把生鏽的剪刀,將晨霧剪得七零八落。
歐陽夢瑩攥緊帆布包帶,指腹碾過布料上暗紋——那是她連夜繡的桑枝,用的是嘉陵江晨露浸過的金線。
改良後的旗袍下襬輕盈地拂過膝頭,月白色的布料在人群中閃爍著珍珠母貝般的光澤,領口的盤扣緊緊纏繞著順慶區特有的
“纏枝紋”,每一道細膩的弧線都彷彿承載著母親臨終前溫柔的叮嚀與不捨。
她深吸一口氣,踏入地鐵,彷彿帶著整個嘉陵江的夢。車廂內,眾人沉浸於螢幕,唯她,眼神篤定,內心迴響:‘每一針一線,皆織就未來之願。
’地鐵緩緩啟動,窗外的光影交錯,她彷彿看見自己和趙一歌並肩前行的身影,在時光的洪流中,愈發清晰。
歐陽夢瑩的心緒隨地鐵行進跌宕,每一站點,恰似人生旅途的一枚印記。
她輕輕撫摸著旗袍上的桑枝,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針腳間細膩情愫,綿延如江水,滿載對故鄉的深情與未來的憧憬。
每一針一線,都是她與趙一歌共同編織的夢想,雖細微卻堅韌,猶如星光點點,照亮前行的路。
歐陽夢瑩步出地鐵,陽光灑落旗袍,為夢想鍍金,步履堅定,內心默唸:‘前路雖艱,初心永固,夢想必至。
’陽光與影子交織,她的身影在人群中顯得格外醒目,彷彿一朵初綻的玉蘭花,散發著獨特的芬芳。
玻璃門推開時,前臺小姐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三連音。夢瑩聞到對方身上的檀香香水,忽然想起南充絲綢市場的驗貨商——那些人總愛對著陽光扯布料,像在扯碎她父親的桑園。
直到設計總監李姐的紅指甲停在她鎖骨上方:“這扣頭是六合絲廠的老花樣吧?我奶奶當年繡壞三匹緞子才學會。”歐陽夢瑩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自豪:“是的,李姐,這‘纏枝紋’正是傳承自六合絲廠的古法技藝,每一針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她輕撫盤扣,指尖彷彿觸碰到了歲月的痕跡,心中對傳統工藝的堅守愈發堅定如初。
李姐讚許地點頭,目光中滿是對後輩的期許:“堅持下去,夢瑩,你的設計必將在時尚界大放異彩。”歐陽夢瑩微笑回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深知,這不僅是對技藝的傳承,更是對家族記憶的延續。她轉身,步履堅定地邁向設計室,每一步都彷彿在追逐夢想的旋律。
設計室的燈光柔和,圖紙上的線條彷彿在訴說著她的心血。她拿起畫筆,細膩地勾勒出新的設計草圖,每一筆都融入了對傳統的敬畏與創新的渴望。
窗外,夕陽餘暉灑在桌面上,映照出她專注的面龐,彷彿時間在這一刻靜止。
她的心中,那片桑園依舊蔥鬱,父親的教誨如江水般流淌,激勵著她不斷前行。
茶水間的蒸汽模糊了玻璃窗,夢瑩盯著自己映在不鏽鋼水壺上的倒影。
來北京三個月,她學會了把繃架收進辦公桌抽屜,卻改不了用桑樹皮煮的漿糊粘畫稿。
指尖輕輕掠過馬克杯沿,那裡殘留的金粉,宛如晨曦中灑在雪地上的點點桂花。
她輕抿一口茶,蒸汽氤氳中,彷彿看見父親在桑園中勞作的身影。那身影如同一棵堅韌的桑樹,紮根在她心底,給予她無盡的力量。
她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心中默唸:“父親,我會讓這古老技藝在現代綻放。
“聽說她上週賠錢總看展覽?”實習生小王的聲音混著咖啡機的轟鳴,
“華遠集團買走的蜀錦,夠咱們庫房空出半面牆了。”瓷勺輕磕糖罐,發出清脆聲響,夢瑩的倒影在咖啡漣漪中搖曳破碎——博覽會中,那身著香雲紗西裝的身影映入眼簾,袖口袖釦上的青銅色蠶紋,與父親桑園老蠶匾上的雕花驚人相似。
她心中一動,彷彿那蠶紋連線著過去與未來。夢瑩輕聲回應:“那是錢總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她心中暗自琢磨,那件香雲紗西裝,或許正是她設計創新的靈感之源。
她輕端茶杯,目光穿透嫋嫋蒸汽,恍若看見蠶紋幻化為絲線,穿梭古今,織就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