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讓他兼著東宮的職位,也是李世民親自安排的,就算出了事,也怪不到他的頭上。
根據魏徵的判斷,李世民突然召集大朝會,肯定還是為了太子的事情,短暫監國的幾天,承乾的各種惡行,他也略有耳聞。
其實,有的時候,他也很懷疑,李承乾是不是真的有點傻。他明明知道,父親李世民正值壯年,對朝政有著全域性的把控,同時,皇城之中發生的大事小情幾乎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包括東宮的一舉一動,也是如此。為何承乾還有這樣胡鬧,他難道不懂,這些事情是根本就瞞不過李世民的眼睛的。
可是,他還偏要這樣做,他是認為他的能力已經到了,即便他胡作非為,李世民也不敢動他。
還是覺得,他英明的父親,竟然是瞎子聾子,真的對他的行為沒有一絲一毫的瞭解。
瞞得住嗎?
面對承乾的不爭氣,魏徵感到深深的無力,這種無力,虛脫的感覺,甚至比當年在李建成的手下做事的時候更甚。
因為建成雖然最後落敗,但實打實的說,還是個有能力,有野心,同時,想當年行兵打仗也一點沒含糊。
當年,魏徵輔佐建成,到今天他也並不後悔。然而,承乾就不同了。在魏徵看來,他的下場亦會是相當悽慘。
可惜的是,即便知道他即將要倒黴,他也是無能為力,誰讓他根本就不聽規勸呢?
到了今天的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今日的東朝堂,還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人物,便是趙國公,長孫無忌。隨著李世民榮登大寶,不知為何,原本是左右肱骨的幾位重臣之間,漸漸的也分出了層次。
因為是姻親的關係,長孫無忌的地位很明顯的越過了玄齡等人,幾人之間的情誼,也在不知不覺之間疏遠了不少。
不過,每次碰面,也是要說幾句客套話的,場面特別和諧。
然而,這一次,幾位重臣匯聚到一起,長孫卻並不打算用往常的方式與同僚們相處。
鉅變在前,他也坐不住了。
“我說,你們也說句話啊,一個個的都變啞巴了?”這個時候,能首開先河的人,自然是蕭老爺子。
反正他的年紀最大,臉皮也最厚,關鍵是,他還不怕事。這些年來,他惹的禍也不少,可每一次還不都是平穩度過。
再加上,屬實說來,在場的諸位之中,他的出身也是最好的,從小優渥的生活,體面的地位,都給了他無窮無盡的自信。
況且,他還有一個法寶,這是別人都不會擁有的,年輕的時候,他還曾經遁入山中,去做道士,他是真的修行過辟穀術的,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並沒有堅持下去。
但這並不影響他把隱居山林作為自己的退路。
其實,四人之間的氣氛一直是緊繃而奇怪的,從進入朝堂之後,每個人都在等待別人先開口。
如果李世民今天要宣佈的真的是他們想象之中的那個重大訊息,他們又將如何應對?
對於低一級的官吏來說,他們或許可以選擇閉緊嘴巴不開口,可對於他們來說,這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該說點什麼,每個人的看法都是怎樣的,是該趁著這個好機會,合計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