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如此一說,後方圍觀的百姓,頓時有人喊出聲來。
“請聖上開恩!”
原本只是幾個人喊,但後來,一群人都在喊。
沒多會兒的時間,圍觀的百姓幾乎都在喊。
“無恥!”
派出殺手的是大長公主,而今出來求情的又是大長公主。
若永平帝真的開釋了戴鐸,那功勞的大頭,可就落在了大長公主的身上。
仆倒在地的戴鐸本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哪曾想事情會有這樣的變故,而他更沒想到,第一個出來為他求情的人,居然是始作俑者的大長公主。
相比因為大長公主的求情而活下來,戴鐸寧可速死。
永平帝原本對於如何處置眼前的事情正犯著糾結,如今有大長公主出來送梯子,他是一點兒都不介意順著梯子下坡的。
至於大長公主因此邀買人心?
這都不重要!
永平帝現在只想儘快了結此事。
“聖上,太后娘娘有懿旨!”
就在永平帝想要順勢開釋戴鐸時,後方傳來了內侍的小聲呼喊。
永平帝到了嗓子眼兒的話又咽了下去。
“母后有何旨意?”
永平帝望向匆匆而來的內侍,就見對方雙手捧著懿旨上前,先是給永平帝行了禮,等永平帝揮手示意他上前繼續,這內侍才走到人前,展開了太后的懿旨。
太后的懿旨很白話,顯然這是特意說給京城百姓聽的。
重點誇讚了戴鐸這一生為朝廷的的付出,說了他的功勞和苦勞,最後話鋒一轉,言說太祖皇帝的規矩不能違背,便以功抵過。
戴鐸罷官,永不錄用。
如此,算是將戴鐸敲登聞鼓這事兒給揭過了。
相比於大長公主的求情,太后這一道懿旨可就更直接了。
而在孝道為先的大唐,太后的這一道懿旨,既沒有牽扯到朝堂大事,也不曾涉及江山社稷,不過是保住了一個為大唐盡忠職守的老臣的性命,永平帝沒有不奉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