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刑部左侍郎戴鐸為首,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聯合偵辦的安泰公庶子徐元樽失蹤案就此告一段落。
大隊人馬撤離襄邑府,迴歸京城。
襄邑府也好,安順縣也罷,都很快恢復了平靜。
至於安泰公徐懷仁連喪二子的心情如何,這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這位不想去北疆的安泰公,最終還是去了北疆。畢竟永平帝已經降下了聖旨,徐府再牛氣,也不可能抗旨不遵。
徐老太君是永平帝的長輩又如何?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安泰公徐懷仁帶上了三十之數的徐家十八鐵騎。
徐家十八鐵騎,十八人為一隊。
三十之數,也就是五百四十人。
這樣的一支力量,到了北疆,縱然是面對數千北蠻騎兵,也能一戰。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
久疏戰陣的徐家十八鐵騎,還能將太平王創下的十八鐵騎戰法發揮幾成的威力,沒有任何人知道。
或許,也沒有人放在心上。
……
朝廷的人馬離開,襄邑府則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以工代賑。
所需的銀兩,以沈萬晟和徐老爺子、左丘三人商議了三天才定下的章程為準,發賣了襄邑府半數的道路運營權。
買下道路運營權的人家,可將這運營權世代傳承下去。
當然,除了最開始的五年是不需要跟官府繳納稅賦,之後的每年,都是要按照正常的商家,繳納稅負。
而他們的經營權,受朝廷保護,若是出現他們無法應付的責難,儘可以上告。
此法,沈萬晟特別寫成了奏本,送到了永平帝的面前。
而看過了奏本的永平帝,真是老懷甚慰。
此法若成,大唐各地皆可推行此法,利國利民。
“沈家麒麟兒,當真是名不虛傳啊!”
永平帝看著奏本,龍顏大悅。
晏景立在一旁,呵呵笑著,道:“聖上,臣看這奏本,這章程可不是沈萬晟一人之功,您這隻抬舉沈萬晟一人,是不是有失偏頗啊!”
“哈哈,不急不急。”
永平帝暢懷大笑,“朕豈會忘了另外兩人的功勞?只是現在啊,不著急,來日方長,慢慢來嘛!”
晏景能說啥?
您是皇帝您最大,您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