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兒媳婦的不懂事,但徐老太太這個做婆婆的,不能不懂事。
一個家裡,總得有個懂事兒的。若不然,那就是針尖對麥芒,這個家就別想安寧了。而家裡一旦鬧騰起來,這個家距離落敗也就不遠了。
所以,老輩人說,家和萬事興。
徐老太太也想好了,等王氏出了月子,她就教她掌家理事,能不能學進去,能學多少,端看王氏自己。
等小兒子從府城回來,不管是考中了秀才還是沒有考中,那會兒家裡應該有足夠的銀錢給他們在縣城買個小院子了。
這不省心的兒媳婦,還是眼不見為淨吧!
知道徐老爺子不想分家,徐老太太也不會硬擰著說要分家。
但是,老三在縣城讀書進學,這老三兩口子一直這麼分著,它也不是個事兒。
“老二,老三家的事情,你不要瞎咧咧,聽到沒?”
在夏初將雞湯送出灶房後,徐老太太踢了徐老二一腳。
徐老二甕聲甕氣地應了聲,心裡卻不以為意。
“我跟你說正經的!”
“你要是敢私底下去找老三說什麼,看我怎麼收拾你!”
徐老太太是知道徐老二心思的,看他的樣子,就知道這兒子心裡是有了想法。甭看徐老二很多時候憨乎乎的,但主意也是有的,而且是一根筋的那種。
“娘,不是兒子說您,三弟妹這樣,都是您跟爹慣的!”
徐老二有些埋怨。
“你懂什麼?”
徐老太太又踢了二兒子一腳,“你三弟妹的出身跟你媳婦兒和你大嫂都不一樣,你媳婦兒和你大嫂都是吃過苦的,知道這好日子來之不易!”
“可是老三家的,打小是嬌養的。說是泡在蜜罐子裡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