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著愛妻持咒通宵的蕭雲面有喜樂,居然毫無絲毫疲憊的感覺,看著恬靜酣睡的師妹只覺心中無比滿足。雖然他早就明白人不只是為自己活著,但昨夜才真正心無旁顧的體悟到其中真諦。
卻不知一日一夜間心有百轉千回的他,再次獲得佛門智慧啟迪之後,心海真慧輪中的心之力竟又有衍化精進。說來倒也應當,蕭雲修的凡人之心本就來自於人生,離開霧葉島再至飛雲峰這短短一日之間,顯然讓他有了許多以往不曾有過的感悟。
只是蕭雲雖然心有所察,但怎麼都不可能在此刻去追求什麼修為,再次沐浴於晨曦之下的他,竟有了那麼幾分恍如隔世的感覺。唯一讓蕭雲熟悉且珍愛的,便是懷中愛妻依然流淌的口水,這能夠讓他一生眷戀的痕跡。
然而正因為這熟悉且珍愛的痕跡,讓蕭雲心頭出現的人生如夢、浮世塵埃等莫名消極念頭徹底消逝。也使得人人皆有的心之疲憊、漸老思緒就此衍變,成為屬於歲月沉澱過後的智慧與感悟。
顯然蕭雲是幸運的,也是必然有此積累的。若非他的至情至性、以及全身心的情感付出,實際已經歷六十餘載光陰的十六歲少年,很可能青春依舊心如老叟。而經歷此番心境蛻變後反而重現朝氣,無疑正是心有真愛才獲此成就。
蕭雲懷抱著李馨兒久久沐浴在晨曦之中,誦經整夜的他居然半點都不顯得呆板、凝滯,倒很有些不可言狀的莫名道韻在流轉。而蕭雲那不知不覺間外放的心識念波,祥和過處引得院中上千小鳥頻頻歌唱,聲聲都朝向屋內小夫妻二人。
早起前來探望的李淳陽兄弟倆,來到蕭雲院外得見此般異相,連忙駐足於門外靜靜等候。顯然他們都清楚這正是道之體現,這就是凡人最崇高的大道、這就是世間最珍貴的愛。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院落之外,卻並無一人進得院中有所打擾。兩位老僧和李家兩位族老其實都不曾阻止,也沒有說出過任何話語進行議論。只是面有欣慰的微笑著,靜靜的聆聽鳥兒在歌唱、晨風在輕吟,彷彿覺得這就是凡人可以聽懂的天籟。
院門外守護的蕭冥和堊羅侍雲,見到這些凡人如痴如醉的表現,更驚奇的發現不少李家年輕子弟就地入定修行,卻怎麼都搞不明白這究竟是何情況。也難怪、他們不是人,自然不明白凡人對於道的認知。
卻不知就是今日此地,若干年後成為凡界無數邪道修士心中的聖地。因為就在此處邪雲大尊初次於凡界弘法,至此世間才再有一條全新的修行之路,有了完全屬於凡人的修心途徑。
當然、現在的人們不可能知道這些,蕭雲和李馨兒也不知道未來之事。懷抱著愛妻心有安詳的紫眸青年,此刻只是專注於心中的真愛和親人,甚至連院內院外聚集了上千鳥兒,以及數百凡人都絲毫不知。
直到日上三杆之後,清脆鳥鳴中李馨兒幽幽醒轉,看到夫君正注視向她的珍愛目光,心中的感動和幸福旋即開始氾濫。居然就此將昨日的悲傷丟到了九霄雲外,有了習慣性的嬌羞輕語:“師兄、你別這樣看我嘛,人家剛醒來不好看呀。”
“哪會不好看啊,我的馨兒怎樣都最好看,如果我可以天天都看到,寧願以後再不睡覺了呢。”看到愛妻終於回覆了以往的神采,蕭雲溫和無比的笑了起來。且察覺到自己外放的心識,在小師妹醒來後即刻有了靈犀之變。
蕭雲很清楚師妹依然心傷,但比起昨日來卻好了無數倍,也讓他意識到惟有愛才是無上心藥。既然如此能夠讓馨兒脫離苦厄,那就必須繼續下去,親人的快樂與光復光洲同樣重要。
睜開雙眼便被無比的幸福包圍,李馨兒彷彿已經忘記了眼前夫君之外的一切。重現幾分往日天真、靈動的小師妹,聆聽著因靈犀之變為她帶來的師兄心聲,不由自主的沉浸在其中、永遠都不願離去。
於是從這一刻開始,蕭雲時刻都陪伴在愛妻身旁。哪怕李馨兒催促夫君去商議正事,可得到的都是師兄的微笑和溫暖,仍然留在她的身邊。卻不知她的夫君具備本心分化萬相之能,在陪伴她的同時正在傳音議事,更安排八百屬下不斷出擊,哪裡又會耽誤什麼正事。
如此一來李馨兒只覺沐浴在愛的海洋之中,隨著時間流逝心中那不可或忘的悲傷不斷淡去,無疑心病已得愛這最珍貴的心藥呵護。當然、身在本家祖地的小師妹,同樣感受到來自於血脈的親情,使得她此番心之劫數逐漸消弭於無形......
四季輪轉、天時無緩,四日之後初秋已至,七月初一日是一個值得人們銘記的日子。清晨一陣小雨過後,飛雲峰上鐘鼓齊鳴,陸續趕到的近三十萬人族修士,早已迎著晨曦齊聚待發。屬於人的熱血開始無止境的沸騰,又哪能看出漫天都是夏、一雨便成秋。
登高放眼處就見無數或法寶或靈器又或遁光,閃耀出鋪天蓋地的各色光華,攪亂了初秋晨風、輝映著東昇朝霞。海量匯聚的凡人意志於今日終放最強音,結束光洲巫族之禍的決戰之日已經到來。
心有振奮的修士們看著邪雲大尊與妻同行,也看到其後的璀璨銀光與耀眼青霞,卻沒有一人心有絲毫的猶豫與疑惑。哪怕是曾經遠赴闔洲死戰過的修士,也不曾對出現的青玀夜叉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