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趕快!”
烏滄壽反覆催促。
夏天本熱,一回來又要擠,更顯鬱燥。
梁渠沒辦法。
匠人十二時辰兩班倒,連軸轉了,但鋪石頭,造亭子,砌圍牆,固化全有周期,總不見得幾天造好。
“心靜自然涼。”
老硨磲老神在在。
一人一龜一硨磲閒扯談話。
大河狸心無旁騖,爪子抓著炭筆,往紙張上寫寫畫畫,良久,忽地擱筆,跑到塘邊沾水,梳理好頭上凌亂的毛髮,再把紙張卷好,夾在腋下,昂首闊步地走動過來。
梁渠怔住,旋即一喜。
“有眉目了?”
大河狸鄭重點頭,它彎腰鋪設開厚厚一沓稿紙,用石頭當鎮紙。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總裝配圖?
梁渠姑且如此稱呼。
第一張紙頁上是劃分成多個區塊的大樓船,粗略一掃,至少分成二十多個大部件,其中每一個大部分,拆分為五到六個小部件。
合計差不多一百多個零件。
不算多也不算少。
作為新產品,做的太複雜,對工藝要求會比較嚴苛。
按照圖紙所言,一旦計劃成功,整艘船的體量能達到驚人的六丈,即二十米,比梁渠自個的福船還高。
專業的事還得專業的狸來啊。
“成功率有多大?”
大河狸伸出雙爪,比出一個六。
“六成……不低了,這次造船結束,下一艘就按圖上的試一試吧,看能不能拼湊出模型來。”
生產不能紙上談兵,得結合實際,尤其如此巨大,拆分成多個獨立零件的船模。
梁渠不想增加成本,上靈木材料,削減船隻買賣的利潤率,只好讓大河狸多動動腦子。
得到命令的大河狸轉身離開,緊鑼密鼓的組織起下一輪生產活動。